我今年24岁,大学毕业两年,因为没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出生社会的这两年,一直来回的换着一些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送外卖,服务员,工厂流水线操作员,虽然每天都活的得都很痛苦,但还是像个机器人一样,上上油,继续工作,看不到希望!
我是出生在山西的一个村子里面,家里种地的父母,除了那隔三差五的关心之外,没有任何可以帮助我的!
这两天,接触到了中国一位26岁的数学天才少年——陈杲(gao)。年纪轻轻的他攻克一道世界级难题,研究成果登上了世界四大顶尖数学期刊,被美国科学院士引用。
这个和我同龄人的出类拔萃,让我开始对生命开始怀疑。
同样的生活在一个地球上,吃的一样的食物,呼吸着一样的空气,为什么差距会这么大。所以我特意的去了解了这个少年天才。
陈杲:14岁考入中科大少年班,18岁赴美攻读博士,25岁就成为了,博士生导师,他攻克了世界级难题之后,他以特任教授的身份回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薪酬同等教授水平。
开始看到了他的经历之后我整个人震惊的,无法想象,当然也无法理解!
后来他在采访中说到了这样的话,引起了我的注意,他说:爸爸引导我自学,让我免于作业的困扰和标准答案的束缚,给了我很大的帮组。
我在感叹陈杲的天赋时,也在感叹陈父的教育方式,所以我好奇之下又去找了陈父教育陈杲的一些方法。
原来在所有的父母都觉得自己的孩子学习的少,疯狂给孩子加餐的时候,陈父却在学校,向老师申请如何给孩子减轻负担,只要家长签字,孩子就可以少写家庭作业,多出来的时间完全是用来自学,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和计划,学习感兴趣的科目。
这样让陈杲从小养成了自学和自控能力,根本不需要人去监督。
这样更好的激发了陈杲学习的兴趣,从小喜欢数学的陈杲,一心专研,心无旁骛,所以达到了现在这样的成就。
最后才知道陈父是一所学校的校长,也是著名的教育家——陈钱林。
就是陈父这样的成功,但是他也重来没有停止过学习,不为别的只为了给孩子做更好的榜样,让陈杲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
每当有人问道陈杲,父亲的家庭教育,对你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陈杲毫不犹豫的回答说:
第一是志向,他每天都有追求;
第二是自学,这使他的学习效率比较高
第三是平等对话,让他感觉很自信。
之前理解有句话叫做,“拼爹”,我觉得还是很有道理的,不过在这里不是拼金钱,而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观念、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处事方式。
读到这里,和我现状一样的小伙伴,肯定会说到,他的原生家庭好的,父母都是高学历,所以孩子的起点就很高,这是我不具备的,我的父母没有文化,他们不会教育我,把原因都放到父母的身上,那么咱们接下来看这个故事。
这是一个泰国的短片《豆芽》,一个小女孩Ju出生在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有一天Ju和妈妈来到菜市场买菜,看到一个卖豆芽的摊位,生意比较好。
所以Ju指着豆芽对妈妈说:我们可以种来卖吗?
妈妈想了想回答说:我们可以试一试
所以Ju和妈妈回家开始了第一次尝试,很快因为方法不对,第一批豆芽就死掉了,看着死掉的豆芽Ju很伤心,
但是她的妈妈说:没有关系,我们再试一次
这一次,他们开始学习种豆芽的知识,但是因为妈妈是四年级就毕业了,所以很多的问题是小Ju来解决的,但是这一次,他们因为没有及时浇水,所以他们的第二次也失败了。
第三次他们用水瓶上面扎孔,保持豆芽能得到充足的水分,这次他们成功了,重头到尾,Ju的母亲都是教育孩子说,“试一试”。后来她们的豆芽在市场上面买的很好。
这个故事小姑娘Ju是有原型的,她叫Netnapa Saelee,她获得了一份全额奖学金,正在瑞士做研究。
多年之后N回忆说起了这个事情,说妈妈的“试一试”就像是神奇的肥料,养育着他的好奇心,并且让他的知识快速的开花结果。
一个成功的家庭教育就是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帮助孩子让他们自己去解决问题,就是帮助他们更好的成长。
在我们的生活里面,重来没有从天而降的幸事,也没有毫无理由的成功,也许你现在的成功,是你父辈几代人的努力。
如果你现在是没有成功,说明咱们还是不够努力,不经一番寒彻骨,怎的梅花扑鼻香。
所有美好都是千般投入,万般的辛苦后的得偿所愿,良苦用心!
现在的努力,总有一天会绽放,加油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