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每个学生的十字路口它决定了每个孩子的未来命运,最好的学生会进入由国家财政支持的重点大学,而大多数人则要支付高额学费进入私立学校,陈为军导演用三段人生三个境遇告诉我们底层教育血淋淋的现实。
第一个主人公叫王振祥,是家野鸡大学的平面设计老师。每当高考结束后,他就会到各大农村乡镇演讲,他说自己的学校有最好的专业。最棒的工作前景,就算找不到工作,学校也会给学生安排岗位,只要入学保证前程无忧,年薪上万。实际上他说的话是专业的营销话术,呈现的学校图片是网上找的,里面的老师90%没有教师资格证,大多数人都是拉过来凑人数用的,这些都是为了骗家长交高额的学费。
当学生要找工作时他们会强制将学生安排在外地,用他领导的话说住在外地生存压力会让学生自己解决工作,实在没工作的,路途遥远,学生来回扯皮也不容易。学校还给他们每个人定了任务,一场讲座要拉三个人进校,否则就扣招生老师的钱。一个毕业季他们最多能招5000人,每人学费12500一年,学校老板一年就能赚5000万,但这费用对学生的家庭压力太大了,就算家里供出来能拿到的最低工资就1200,学生要不吃不喝工作4、5年才能将学费赚回来。
身在教育体系中的王振祥直言道自从教育产业化后大部分的教育资源都集中在城市里,农村孩子没有好老师教育,想考上重点大学非常难,他们只能选择像他们这种200分左右就能上,但学费很高的私立学校。花了大量的钱财后,学生能得到一纸文凭,至于那些农村学生学了什么知识,未来出路就和他们无关了。严格来说这是家公司,而不是学校。
王振祥连续在农村跑了几个月,那些家庭太穷了,连个代步的东西都没有。听说孩子能上好大学还连夜过来听他演讲,而他还要昧着良心骗那些家长的血汗钱,连王振祥自己都觉得是他们学校在赚黑心钱。
悲哀的是只要能让孩子有出路,农村家长们会拼上命。王盼是千万农村学生中的普通一员,父母亲在砖厂搬砖供女儿上学,但农村师资的匮乏和教育设施的落后注定了她低分的命运,王盼只考了388分。
斑斑而老旧的墙壁和母亲苍老的面容将这刻显得无比的悲凉。母亲终究深爱自己的孩子她反过来安慰女儿是没发挥好,不是她的错。又工作了一天的母亲还是希望王盼上学将来找个好工作,不能像她一样只能做搬砖的活,吃苦一辈子。王盼也想读书,不是为了自己,而是想让父母过上好日子,像她这样农家学生,读书是她唯一的出路,但这个家太穷了,王盼父母辛苦一天只能得34块钱,共搬砖1700块,王盼母亲因为常年搬砖,手指粗大的连筷子都握不住,即便这样他们还想让女儿上学。
张盼选的学校,一年2万,3年6万,这个贫瘠的家里根本拿不出这笔钱,爸爸也觉得那些学校在骗钱,他们都清楚,但那是女儿唯一的出路。母亲决定为孩子在全村借钱,大家都穷,有些人衣服上有补丁,墙上掺着泥砖,但为了孩子能上大学,头发花白的老人连养老钱都塞给了她。
在这个小镇里,王盼母亲和王振祥相遇了。王盼坐在窗户边写他们学校的测试,一次测试一百块,母亲站在旁边和王振祥说话,她说王盼有上大学的梦想,而她要上大学是为了脱贫。
看着几乎走投无路的母女,王振祥极力怂恿王盼来自己学校上学,等他回房将身上的西服脱下来后,王振祥笑着在镜头面前说自己变回了人类,他从来不愿意和自己的学生做过多的接触,接触多了他的良心会受不了,越是老实,越是穷的人越容易听他们的忽悠。
回家的王盼拿到了职业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同时被放在桌子上的还有助学贷款申请表。王盼家借上大学办了宴席,席上她妈妈挨个给村里人敬酒。大家都知道她家的本意,都默默的给他家掏了钱,王盼终于凑够了上大学的钱。
“你必须得上大学,有文凭。”所有人都这么告诉你,而当你真的去上大学了,你会发现那里可能什么都没有。万超从大学毕业了,这天他穿上学士服和同学老师合影留念,他在自己的简历上写着自我鉴定:“相信自己有能力面对社会,能为社会主义社会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接着他就像一滴水一样进入了求职大军,万超学的是国际贸易,但在偌大的招聘会上他找不到要他的公司,他应聘过销售、人事、清算,甚至主动接受加班,但他们都不愿要他,因为很多公司只要“211”和“985”(重点大学)的学生。万超的学校是一所独立院校,全名是武汉大学珞珈学院,它是重点院校的衍生品,突出特点是学费贵,学生高考成绩中等,万超家原本想通过高昂的学费换来本科文凭,但走上社会后才会发现这张文凭根本一文不值。
万超终于找到了工作,一个月1500,销售,日常加班。但他还是开心的接受了,他现在的目标已经改为要在这座城市里活下来。房子没租,工资还早,万超吃了中饭身上只剩7毛。他家是农村家庭,供他上大学一年将近两万,现在毕业还要向家里要钱,他实在开不了口。
知子莫若父,他父亲主动给他打了六七百,拿着这笔钱,万超终于在城里有了个落脚的地方。房租500,最基本的生活费900多,一个月的工资就这么没了。生活窘迫,工作也不顺利。他没学到任何技能,连一张统计表都做不好。在和同学们的聚会中万超坐在楼梯里哭的不能自己,这份工作要保不住了。
四年课程,万超用了三年就修满学分出来工作,他以为自己足够减轻家里的负担,但到现在他才意识到,上大学的自己可能就是家里的负担。可生活只能前进,不能倒带,万超又一头扎进求职大军中,他找了份营销的公司,这个公司招的大部分是刚出来的大学生,十几个最后只会留下2、3个人,底薪还不定。他们最高的奢望就是工资能到1800,至于买房子和结婚对他们来说只是种奢望。
几个年轻人自嘲道有些人一出生就能拥有许多,而有些人要为此拼尽一生。
吃完饭,万超得到个消息,他们的底薪是1000。这太少了,他在这个城里快活不下去了,还没等他想好要不要继续留在公司时公司先通知他没过实习期,万超又没了工作,他搬出了自己租的房子,并仍然奔波在求职的道路上。
王盼最终选择了一所理工院校学习工程造价专业
而王振祥所在的教育学校倒闭了,不过老板将钱投入了另一家来钱更快的学校,王振祥在家失业半年后最后到一家材料公司里做网络维护员,他不想再赚这昧良心的钱了。
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私立高校的数量增加了30倍,每年有超过200万的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困难,这些在城市生存边缘挣扎的年轻人又被称为“蚁族”,并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中,这些年轻人的未来还能有出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