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心理学: 做事之前先问自己这5个问题, 头脑清晰有条理

同样是做事,为什么有的人就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有的人就含含糊糊浑浑噩噩?为什么面对困难的时候,有人有条不紊,有人却手忙脚乱?为什么有的人做什么都那么靠谱,什么都能完成得漂亮,而有的人则什么都做得乱七八糟?

没有人不希望自己变成一个头脑清晰有条理的人,但是做起来却很难,比如说目前摆在眼前的有几样任务,有的人拿来稍作思考就开始动手做,很快就完成了,有的人却光是对着它们烦恼都要烦恼半天,毫无头绪,混乱不已。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想成为那样的人,你需要迈出的第一步,就是养成一个习惯,即,在做事情之前问自己五个问题。

01 我要干什么

目标是做事情的开端,没有目标就做不成事情。

同样是走路,知道自己要往哪里走的人往往走得更快,而漫无目的的人则会很慢,说不准会到达哪个地方。做事情也是一样,有了一个合理的目标就会产生足够的动力,推动着你往前走。这个目标要合理可行,大概是一个什么难度呢?就是你能做到,但是需要付出努力。

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过于困难。

02 我打算怎么干

方法是实现目标的手段和途径。找到方法,效率不是问题。

就像我们在做一道数学题,你的目标就是做完它,但是找不到方法,你就只能干发愁。

所以说方法无比重要。

同样是完成一件事情,有些人花了大量的时间精力,而有些人可能轻轻松松地就完成了,最后的完成度还都差不多,这就是方法的差别。找对了方法,再困难的问题都能够解决,找不对方法,只能把事情越变越复杂。

03 我干这件事情会产生的后果

是否会考虑后果,可以算得上是一个人是否成熟的标志。

年轻人往往冲动,做事情鲜少会考虑后果,而成熟的人因为知道要对自己和他人负责,所以会相应地更加在乎后果。

后果意识可谓十分必要,你要明白一件事情将会产生的影响,相当于风险预估,你得知道这件事情假如发生了最坏的后果,这个后果你能不能承担,如果能,该对谁负责,怎么负责。又或者这个结果很好,将会好到什么程度,这都是值得事先估量好的。

假如这件事情的风险过高,坏结果的可能性极大,那么很显然你就不太适合去做了。

04 这个后果是否是我想要的

也就是,后果与预期是否相符。

你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一定会有一个心理预期,它会达到什么样的效果,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比如说一个老师打算选用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教学,他就需要考虑这会产生什么后果,一种是学生很喜欢,听课的热情大涨,一种是学生难以接受,听课效率比往常更差。作为一个教师,他的心理预期自然是希望学生热情大涨,但也存在与预期不符的可能性。

就引出了最后一个问题。

05 这个后果我是否能接受

还是上面那个例子,如果学生反响平平甚至更不愿意听了,老师能不能接受?

他权衡了一番,认为自己可以接受,教学就是要不断尝试不断创新。想清楚之后,他开始准备明天的新教学。

简而言之就是,如果这件事可能造成的最坏的结果你都能接受,那就不必说了,去做吧!

结语

任何事情,只要你开始犹豫,你就在脑子里过一遍这五个问题,养成了惯性思维之后事情就好办了,也不会说很难操作。

时间长了,你会发现生活真的不一样了。做事的效率变高了,人似乎也变得更清醒了,也更果断了。

不信你试试。

作者|乐乐

编辑|乐乐

图片|来源网络

参考资料|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