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即,如何取得高分呢?除了好好复习之外,中医也有办法。本文从中医来帮助考生提高成绩。
高考,是我们人生的一个关口。高考成功,意味着人生有了奔头。反之,若高考失败,无疑是很打击人的。那么,如何才能高考成功呢?我从中医的角度来谈几个方面的问题,希望能帮助到每一位考生。当然,我的观点亦有利于准备中考的考生。
一、高考前失眠怎么办?
从中医来分析,睡眠是阳气大归根,睡眠越深越沉越充足,阳气就归根越彻底,人体的阳气圆运动就越大越圆,人也就越健康。由此说,充足的睡眠是保证健康的重要标准。对于高考的学生来说,健康显然是必需的。
多年来我观察到,不少高考考生的家长在高考前数月要忍受孩子的烦躁、易发脾气。之所以如此,与高考学生的睡眠不足有着必然的联系。睡眠不足,第二天精神、体力、情绪都会受到影响;若长期睡眠不足还会导致人的警觉性、注意力、言语、记忆力等下降,也难以一心多用。
目前高考在即,孩子们抓紧时间复习功课,由此导致睡眠时间严重不足。多名今年高考的学生来针灸时告诉我,他们每天只能睡不到七个小时。青少年的正常睡眠时间不能低于八小时,若长期睡眠不足,并不利于提高学习成绩。
可以设想,晚上睡眠不足,白天就困倦,注意力与记忆力都下降。晚上阳气归根不深,白天就容易升不起来。这样既会损害健康,又降低了学习效率。由此说,不如睡好觉,睡足觉,然后再去认真学习,事半功倍,岂不是效率更高!
那么,如何睡好觉呢?
一则,躺在床上缓慢深呼吸,鼻吸鼻呼,此法能缓解紧张,兼能放松身心,可自足底向头部用意念放松,逐渐感觉到放松的部位消失了,不存在了,此法助眠;
二则,配合食疗,可选择吃点百合、龙眼肉、葡萄、桑椹、大枣、莲子、黑芝麻等,都有安眠之功;
三则,选择针灸,可取百会、印堂、内关、神门、足三里诸穴,可以速效安眠。
二、如何让学生考个好成绩?
一则,养脾为先
从中医来看,一定要调理好脾。因为脾主思,脾旺则能思,才能有一个聪明颖悟的头脑。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学生日日苦读,思虑太过,必然会伤脾;久坐读书,四肢少动,脾气渐虚;脾虚则饮食不香,或饮食减少,导致学生气血化生不足,亦会伤脾,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更兼入夏之后阴雨连绵,湿浊偏盛,亦易困脾。脾主升清,则清阳不升而面色青白;脾虚则湿滞,易致胃脘胀闷,纳差。况且,学生睡眠不足,阳气不能潜藏,肝血不能温升,导致五脏六腑皆损,精神体力皆下降。
脾虚难补,当提早注意,防患于未然。关于如何养脾,我在新浪微博以及博客里多有相关论述,读者可自己搜索并参考。
有人统计了历代名医的820例有精神异常症状的医案,发现治疗健忘类症状的药物最常用的是:茯神、酸枣仁、远志、白术、人参、当归、陈皮、胆南星、石菖蒲等。这提示,治疗健忘当重点调理心与脾。
由此推之,高考学生思虑比较多,久思伤脾;心主神,心神不安则易记忆力亦下降,故高考学生当重视健脾养心。
二则,按摩穴位来激发头脑活力
考试时需要思维敏捷,记忆超群,可以刺激几个穴位,让头脑灵活起来。肾主志,肾气足则志亦旺,且肾主髓,脑为髓之海,故可点按太溪穴激发肾气;亦可点按百会、风池,一紧一松,能开脑窍。考试开始之前的几分钟,可以用风油精或清凉油涂在太阳穴及风池穴上,并轻轻按揉,亦有醒脑之功。
我从小学读至博士,经历过数不清的各种考试。我的方法是,在考试当天要提前至少十几分钟进到考场,先静静地坐着,缓缓深呼吸,心中默念几遍放松,让心神完全安和起来。然后按以上方法刺激头面部的几个穴位,最有醒脑醒神之功,能保证在考试时头脑非常敏捷,思维力大有提高。
三则,用中药来提高记忆力
高考中考在即,有家长认为临考前当重视营养,尽量让学生多吃有利于增强记忆的食物。从中医来看,吃什么不会提高学习成绩,提高成绩的关键在心神畅明。邪火会扰心,使心神不静;心窍打开,则神明自畅。因此,提高学习成绩需心肾同治,开心益智。远志、菖蒲,一辛苦,一芳香,通肾气而开心窍,颇合乎此。
另外,高考前学生普遍脾胃偏弱,当注意健运脾气,使脾阳升清,可用香砂六君子汤加葛根。
若想提高记忆力,可适当服些增强记忆力的方药。比如,可服我下文提到的孔圣枕中丹,即聪明散。此散既能安眠,又能开脑窍,提高记忆力,对于考试还是颇有好处的。
此散诸药味道不好,颇难下咽。我们选择中医工作室制作有聪明散的颗粒剂,开水冲服即可,非常方便,希望能帮助考生发挥出更高的成绩。
四则,针灸可以提高考试成绩
针灸的作用甚大,简单来说,针灸能平衡阴阳,调和脏腑,疏通经络,畅和气血,扶正祛邪,安定神志。由此说,针灸不但可以治病,还可以安神。心主神明,心含君火,心神安和,当然能提高考试成绩。
《内经》里有这样一段话:“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针灸能安和心神,意味着针灸能提高意、志、思、虑及智的水平,显然,这有益于准备考试的任何人。
要想提高考试成绩,可取以下两组穴位:其一,风池、风府、大椎、心俞。建议针入稍提插即出针,不需要留针。其二,百会、神庭、印堂、内关、神门、三阴交、太冲。针入可留针半小时许,最能安和心神。另外,若思虑过度,亦可用艾条温灸百会穴和足三里穴,能缓解大脑的疲惫,醒脑开窍。
有人会问,那到底要针灸多少次呢?我的观点是,针一次有一次的效果。建议学生在考前至少针灸三次,效果更好。可连续每天针灸,也可以隔几天针灸,都可以。
三、考前的几天当如何做?
高考临近,天气炎热,考生既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又需有舒畅无病的身体。应该如何去做呢?
一则,从情绪上来说,由于压力巨大,孩子在考试前或考试中会出现一些情绪波动,比如紧张、焦虑,甚至抑郁、烦躁等等。这些都是正常的应激反应。作为家长,建议在考试这几天多给孩子些鼓励和支持,千万不要责备孩子。家庭要有一个和谐的氛围,多给孩子关爱。心主神,心安则神安,心神安和,最有助于考试正常发挥。
二则,从心态上来说,想要高考出好成绩,保持良好的心态是关键。但高考在即,很多考生不经意出现紧张、心神不宁。怎么办?一则,这几天不妨减少看书时间,多花些时间与家人交流;二则,适当运动,以运动汗出后神清气爽为度;三则,睡足觉,不要熬夜;四则,饮食清淡些;五则,每天静坐十分钟。
三则,高考前若有不适,建议首选针灸。针灸取效甚速,且完全没有药物的毒副作用,最适合于高考的学生。
比如,考前若失眠,可首选针灸;考前胃肠不适,亦可用针灸;考前出现紧张、焦虑,还能用针灸解除;女生若有月经方面的问题,亦能用针灸缓解。建议高三的学校每个班级配一名针灸医生,随时用针灸来帮助学生保持旺盛的精力和健康的身体,这是提高全班成绩的秘密武器。
四则,考前学生的饮食当尽量清淡些,少些油腻肥甘,以使脾胃健运,肠道清爽。
有人说,考前要吃大鱼大肉以补大脑。我认为,学生在考前普遍脾胃偏虚,消化不良,最好别吃这些肥甘厚腻的食物。况且,过食肥甘厚腻还会影响脾胃,甚至造成各种不适症状,如腹痛、腹泻、腹胀等,进而影响考试。
五则,好好睡几天觉。建议考前的三五天,每天十一点前就要入睡,把身心都放松下来,不必再执着纠结于某个知识点。已经准备了至少一年了,不差这最后的几天,学生在考试时越是身心放松,考试时越能充分发挥,其成绩越好。
六则,运动一下,出出汗,使阴阳平衡,营卫调和。高考前天气已经很热了,为了高考,学生已经全身心地投入了一年的时间,早已是身心疲惫了,表现为体质严重下降,纳差、乏力、四肢萎弱、精神不振、面色青白、易怒、烦躁等等各种不适。高考之前最需要放松身心,可以适当运动,跑跑步,打打球,放松一下身心。阳加于阴谓之汗,运动出汗可以调畅阴阳平衡,使脏腑归于和谐,有益于身体更健康。但考前绝不能沉迷于网络或游戏。
有兴趣的读者亦可参考另外两篇关于高考的文章:《高考之前,我们应该做什么?》、《从中医的角度谈如何准备高考》。
推荐每一位读者阅读《董洪涛博士谈养生》。这是一本用纯中医理念指导我们养生的书,书中用中医来思考生命与健康,相信您读后必有收获。
补充:
下附一篇前几年写的文章《健忘的中医治疗》,希望对学生考试有所帮助。原文如下:
古人很早就认识到了健忘。比如,中医四大经典中的《内经》、《伤寒杂病论》和《神农本草经》中都有关于健忘的论述。
中医如何治疗健忘呢?
一般来说,治疗健忘的经典名方是唐代药王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的开心散,开心散由人参、茯苓、远志、菖蒲四味药组成,又名定志小丸。
从文献中可以看到,开心散衍生出了很多类方,包括孔子大圣知枕中方、菖蒲益智丸、小定志丸、远志丸和聪明汤等等。这些药方的主药与开心散基本相同。
开心散类方并不单纯用于记忆障碍,主治症状还包括忧愁不乐、夜多异梦或惊悸恐怯,所以类方又有定志之名。
陈士铎在《辨证录》中有一段关于健忘的论述,他说:“人有老年而健忘者,近事多不记忆,虽人述其前事,犹若茫然,此真健忘之极也。人以为心血之涸,谁知是肾水之竭乎?夫心属火、肾属水,水火似乎相克,其实相克而妙在相生,心必藉肾以相通,火必得水而既济。如止益心中之血,而不去填肾中之精,则血虽骤生,而精仍长涸,但能救一时之善忘,而不能冀长年之不忘也。治法必须补心,而兼补肾,使肾水不干,自然上通于心而生液。然而老年之人,乃阴尽之时,补阴而精不易生,非但药品宜重,而单恃煎汤,恐有一时难以取胜之忧,服汤剂之后,以丸药继之,始获永远之效也。方名生慧汤。”
并认为,“此方心肾兼补,上下相资,实治健忘之圣药,苟能日用一剂,不特却忘,并有延龄之庆矣。”
我临床治疗健忘常根据辨证用方。比如,若心脾两虚,则用归脾汤,或七福饮;肾虚则用六味地黄丸合定志小丸,或用还少丹;心血虚则用天王补心丹;痰浊蒙闭心窍则用洗心汤。
另外,我常用针灸治疗健忘,疗效确切。我常取在百会、神庭、风府、风池、内关、合谷、神门、足三里、三阴交、太冲等为主穴,并配合艾灸百会穴,取效甚是满意。若能针灸药三结合,疗效更好。
另外,建议病人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平时多运动,多开心,对于康复甚有帮助。(董洪涛)#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