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中关村二小校园霸凌事件

近日,一篇题为《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园霸凌说NO》的文章在网络上广泛传播,校园霸凌问题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焦点,引发热议。文章作者称,自己是一位母亲,在中关村二小上学的儿子在学校遭到霸凌,去卫生间时被同学用装有厕纸和尿液的垃圾筐砸中头部,事后,孩子出现不愿上学、失眠、情绪不稳定等状况,被医院诊断为“急性应激反应”,检查报告显示中度焦虑、重度抑郁。

这位母亲在文章中称,事发后曾尝试与学校和两名参与该事件的学生家长沟通解决问题,但老师和对方家长都将这一事件定义为“玩笑”。她提出的四点诉求,“处理、惩戒施暴的孩子”、“保护我儿子不受二度伤害”、“让施暴者的家长道歉”、“对方承担相应的治疗费用”,未得到校方认同。

近年来,校园霸凌事件在媒体上层出不穷,除了具体细节,这次事件的特殊之处还在于它发生在一所北京名校。中关村第二小学12月10日发表回应称:“从事发到现在,学校一直在积极努力协调,客观、公正地处理几方家长间的相关诉求和矛盾纠纷。本着保护好每一位未成年孩子的合法权益,特别是事件中提到的受伤害的未成年人原则,学校还将做持续努力,力争达到多方认可的结果。”

《中国青年报》报道,记者于12月10日下午走访中关村二小,在校门口随机采访了两名该校学生家长。一名家长表示并未得到关于这一事件的可靠消息因此持怀疑态度,认为孩子的行为和家庭环境有着密切关系,如果自己孩子被欺负,会先从自身找原因,然后再通过和老师学校沟通,尽量把对孩子、对学校的影响降到最小。

12月11日,心理学公号“KnowYourself”重发了关于校园霸凌的科普文“残酷校园的血色青春”。据该文介绍,霸凌(Bullying)指一种带有攻击性的行为,会对他人的身体、心理造成困扰,并且在一段时间内重复。在全球范围内,霸凌都是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中国台湾的一项针对4347名中学生的调查显示,有10.7%的学生被霸凌,10.9%的学生霸凌过别人。

同日,微信公号“武志红”发布了题为“比霸凌更可怕的,是对霸凌现象的和稀泥”的评论文章。作者吴在天在文中列举了两起发生在美国的霸凌事件。几个月前,美国某电视台主播詹妮弗•利文斯顿收到观众的批评信指责其“肥胖”,利文斯顿在节目上回击批评者,指出这种刻薄的言论没有任何意义,她同时提到,霸凌现象在校园和网络上都越来越严重,呼吁人们要敢于直面欺凌现象。另一事件曾在去年引起广泛关注,在美国就读高中的十几名中国学生,因琐事将两名16岁和18岁的中国女同学绑架至一公园,对其施以长达7小时的虐待, 最后,涉案的年满18岁的3人被判6至13年不等,刑满将被驱逐出境。

文章指出,不同于美国社会对校园霸凌对的“零容忍”和人们面对欺凌时的自觉反抗,在我们的成长环境中,面对类似事件时各方面表现出的“和稀泥”态度(例如老师和家长将校园霸凌定义为“玩笑”)助长了这种错误行为。

作者最后提供了当孩子遭遇校园霸凌时对家长的几点建议:第一,要让孩子知道,无论是身体还是言语的攻击,都不是他的错;第二,要让孩子知道,无论他遭遇了什么,父母都可以支持和接纳他;第三,作为家长,需要留意孩子的状态。

微信公号“冰川思想库”发布的“中关村二小霸凌事件:没有权力金牌,高价买了学区房又怎样!”一文则把焦点放在中关村二小的名校属性上。作者龙树指出,该校发布的回应中在以官话套话表示会力争达到多方认可的结果后,声称“针对近期网络上出现的关于我校以及相关事件的不实言论,将保留通过法律途径追究相关主体责任的权利”,无异于学校对学生家长发起了威胁。他认为,“人家的孩子在你的学校里受了欺负,你们不但不道歉,不认真反思自己的管理问题,反而指责学生家长给学校抹黑。这样的回应充满了傲慢,也缺乏诚意。”

文章进一步指出,中关村二小是海淀区及北京市重点小学,教学水平高,所在学区地位优越,学生将来上初中、高中都有保障,进入地理上相近的北大、清华、人大等名校的几率很大,因此成为权钱阶层竞相追逐的对象。这也是为什么即便在舆论大潮之中,中关村二小的声明仍然是高高在上的态度。

“男孩危机”与性别教育

国内首本男生性别教育教材《小小男子汉》书封。

12月7日,国内首本男生性别教育教材《小小男子汉》举行了新书发布会,性别教育再度成为热点话题。尽管该书策划人、上海教育出版社资深编辑张志筠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出版这本教材并不是为了改变“阴盛阳衰”的状况,而是教育走向精细化、个性化的必然结果。但是,这本教材的问世还是被和近年来频繁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的“男孩危机”焦虑联系在了一起,由此带出了关于男性气质、性别平等的又一轮讨论。

中国新闻网12月9日的一篇评论即以“全国首本小学男生性别教材引关注 ‘男孩危机’怎么破”为题。文中提到有专家分析,如今校园内男孩无论在学业方面、心理方面、体质方面、社会适应方面都逊于女生。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性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张玫玫表示,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包括当前女生越来越强势、教育中父亲缺位以及日韩文娱影响。她对一些学校旨在培养男孩阳刚之气的措施表示支持,并指出“有责任感、有担当”也是阳刚男子汉的表现。

微信公号“微思克WeThinker”发布“‘男孩危机’:男权的旧日怀旧幽灵”一文对上述观点进行了反驳。作者重木认为,人们对于男孩男性气质遗失和部分国学倡导者对传统女性气质遗失的恐惧和忧虑同样荒诞。

重木援引R.W.康奈尔划分的四种“男性气质”,分别是支配性、从属性、共谋性、边缘性,一段时间内成为主流获得中心社会地位的男性气质就是支配性男性气质。这种对于性别和男性气质的建构论如今已经成为学界定论,“阳刚之气”并不是男性的自然状态,而是会随着历史文化分为的变化而变化。盖尔⋅比得曼在著作《用种族和“文明”重塑男人身份》指出了当代所使用的支配性男性气质的来源和特点。1860年代中产阶层的理想男性身体是消瘦结实,而到了1890年代变成了有强健肌肉,这一主宰当时西方的新的支配性男性气质随着西方殖民势力扩张而传播到其他国家,彼时被蔑称为“东亚病夫”的中国人也受其影响。

随着从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女权主义运动、民权运动、同性恋解放运动等一系列民主运动的推进,这种支配性男性气质受到挑战而面临危机。面对冲击,类似于中国当代“拯救男孩”的呼声,西方一些国家也出现过对传统男性气质的呼唤,例如20世界美国的“神话诗学男性运动”。

作者认为,所谓的“男孩危机”并不存在于现实中,只存在于支配性男性气质的怀旧中。现实是,女性和性少数群体仍然处在被压迫状态,“拯救男孩”这类活动将关于两性的陈词滥调传递给下一代,导致充满偏见、歧视、压迫和暴力的男性社会继续存在。在作者看来,“男孩衣着打扮趋向女性化,外形柔美,性格腼腆;女权运动的咄咄逼人,女性的强势,女孩成绩普遍超过男孩……”这些性别歧视话语的随处可见恰恰反映了女性和性少数群体的权利争取刚刚起步,我们应该期待的是一个摆脱性别成见禁锢、一切优秀品质由不同性别分享的新世界。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