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誉为中国第一神童,在大三的时候就破解了世界级数学难题,在22岁的时候就破格成为了985的正教授,创造了中国最年轻教授的记录。
中科院多名院士为他向教育部写信推荐,请予破格录取为研究生,并且建议教育部有关部门立即采取特殊措施,对他加强学术方面的培养,他就是当时轰动一时的刘路,本名刘嘉忆。
他非常的普通,把他丢在同龄人之间,根本就找不到他。唯一和别人不同的就是他对数学特别的喜欢。
刘路的数学之路
他叫刘路,本名刘嘉忆,22岁就是大学教授的他目前是中南大学正教授级研究员,为人特别的低调,甚至在数学的成绩上也是平平,也有得过什么特殊的奖项和名次。
在解决英国数理逻辑学者西塔潘提出的一个猜想之前,他仅仅是一个对数学有着浓烈兴趣的爱好者。
甚至他曾经把自己的研究报告邮寄给各个大学的教授,可是都没有人给他回复。
就这么一个没有半点名气,仅仅是对数学有着无限的热爱的少年,出于无奈他将自己的研究,投给《美国数学会汇刊》的论文获得威士康星大学、伯克利大学等几位教授很高的评价。这时候才引起人们的关注,才走进大众的视野,可谓是一战封神。
而说起他的数学之路要从初中的时候开始。
上初中时,一些同学还在为数学教科书上的习题抓耳挠腮时,我就开始自学数论了。这是他面对一次采访的时候说的话。
在上高中的时候,他就接触了《数论》是指研究整数性质的一门理论。而这样的书对高中生来说,看初等数论中的整除理论、同余理论、连分数理论像是在看“天书”,而他却学得津津有味。
2008年,刘嘉忆考上了中南大学数学科学与计算技术学院。可是他的成绩并不是特别的突出,在中南大学高手如云的环境里,倒是显得有些平平。
并且在大学里的数次数学考试中,刘嘉忆的成绩也都是平平,连优秀都算不上,按理来说他有这么丰厚的数学底蕴应该会出类拔萃,可是现实中并没有。
在一次记者采访中问道他的同学,问他有没有什么表现和别的同学不一样。
刘嘉忆的同学高涛说,在课堂上,他并没有表现得与众不同,但每到课余时间,他就会去图书馆,一回来,准会带上一大堆全英文数学书籍,常常捧着看到深夜。同学问他题目,发现他的思路与他人不一样,还会用更简单的方法来计算或解释。
在中南大学读大二的时候,刘嘉忆才开始学习数理逻辑。数理逻辑是数学基础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相对其他数学课程,他对此表现出特别的偏爱。但是他对数学的兴趣并没有引起别人的关注,反而都是他自己一个人默默的在图书馆里查资料,解决问题。
经过不懈的努力,他终于初露锋芒,引起了他的任课何伟教授的关注。而且在组合学课程中提及拉姆齐二染色定理——这正是刘嘉忆几个月来冥想苦思的问题。从此,他更坚定了攻克这个难题的信心,也为后来他破解世界难题奠定了基础。
面对记者的采访,他是这么说的。
“其实,我在思考这个命题时好像灵光一现,论证倒没有花费太多的时间。”,“如果一定要总结点什么,可能与我平时的积累有关吧。”
他就是这么低调,普普通通的,仅仅是因为喜欢,所以热爱。
成就
2010年8月,酷爱数理逻辑的刘嘉忆在自学反推数学的时候,第一次接触到西塔潘猜想。
在他阅读大量文献时,发现海内外不少学者都在进行反推数学中的拉姆齐二染色定理的证明论强度的研究。
这是由英国数理逻辑学家西塔潘于上个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个猜想,10多年来许多著名研究者一直努力都没有解决。
经过不断的推理,演算,在2010年的10月的一天,他突然想到利用之前用到的一个方法稍作修改便可以证明这一结论,连夜将这一证明写出来,并且投给了数理逻辑杂志《符号逻辑杂志》。
可是投出去之后,一直没有消息回复。出于无奈他将自己的研究,投给《美国数学会汇刊》的论文获得威士康星大学、伯克利大学等几位教授很高的评价。
当消息逐渐在国内传来了,新闻媒体对其大肆报道宣传。
2011年5月,由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和浙江师范大学联合举办的逻辑学术会议在浙江师范大学举行,当时还是大三学生的刘嘉忆应邀参加了这次会议。
会议中,刘嘉忆报告了对反推数学中的拉姆齐二染色定理的证明论强度的研究。刘嘉忆的报告给这一悬而未决的公开问题一个肯定的回答,彻底解决了西塔潘的猜想。这一次也让更多的人认识了他,也是那些教授学者的帮助下他最后才能破格受到特别对待成为教授。
他造成的影响
国际上
芝加哥大学数学系教授邓尼斯·汉斯杰弗德(2010-2012年《符号逻辑杂志》编辑)
看到论文后给他写信:“我是过去众多研究该问题而无果者之一,看到这一问题的最终解决感到非常高兴,特别是你给出的如此漂亮的证明,请接受我对你令人赞叹的惊奇的成果的祝贺!”
同时,邓尼斯·汉斯杰弗德教授高兴地将刘嘉忆的研究介绍给了其他几位同仁和专家,他们一起审读、反复商讨。
2011年9月16日,美国芝加哥大学数理逻辑学术会议邀请12位专家、学者作学术报告,刘嘉忆作为亚洲高校代表在会上作了40分钟报告。
其实刘嘉忆能被大众发现,其实也多亏了国外的专家学者有教无类,一视同仁。如果当初他们也没有机会这个来自遥远东方少年的信件,或许刘嘉忆还要沉默许久。
在国内
因为当时刘嘉忆还在上大三,为了让他尽快进入该领域的学习和研究工作,中南大学决定让他提前大学毕业,并立即录取为硕、博连读的研究生或直接攻读博士学位。
当时这个消息轰动全国,大三直接保送研究生。而且在他22岁的时候就被学校聘请为大学教授。
可以说他是一战成名。
因为他攻克了世界难题,因此在中南大学上学的时候,备受关注。
不仅是本校老师帮忙为他创造条件,而且还鼓励他参加学术会议,一起探讨学术问题。
当时中国科学院院士李邦河、丁夏畦、林群得知刘嘉忆的成就后,分别向教育部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写信推荐。
在信中他们说,刘嘉忆同学在大三的时候就已经独立解决了重要的数学难题,可见他是难得一见的杰出数学人才,希望能够特殊照顾,让他能够享受一些特别的待遇。
不仅如此,在2012年3月20日,他被学校破格聘任攻克国际数学难题的在读学生刘路为中南大学正教授级研究员。
当时他还获得了100万元的奖励,其中50万元用于改善科研条件,50万元用于改善生活条件。
不仅如此,刘路因破解“西塔潘猜想”,被破格聘请为正教授级研究员,创造了中国最年轻教授的纪录而获得“2012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
而且在北京出席“影响世界华人盛典2011-2012”,并被评选为“希望之星”。
刘路凭借着自己对数学的热爱,以及不断追求,在自学一个人就攻破了世界难题。
有人说他是运气好,碰上了,可是有多少人终其一生都不能解决“西塔潘猜想”我想他并非只是运气,更多的是背后无尽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