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

下周一高考! 现在该留校刷题还是回家复习? 听听专家怎么说

距离高考越来越近,在这最后有限的时间里,是继续跟着老师的节奏复习?还是自己回家自习冲刺一把?成为不少高三党困惑的问题。在最后一周里,到底该如何协调自己的复习节奏与老师安排之间的矛盾呢?

下面和文轩教育一起看看最后一周,该怎样备考吧!

绝大多数同学不适合回家自学

为什么呢?首先大家要冷静想一想,自己是否具备以下几个特殊优势:

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

高中三年有明确的自我规划,自学和自我约束能力较强

家长对考生的教育管理比较严格,能够带动考生学习

如果自身不具备上述优势,只是觉得目前在学校里学习是浪费了自己的时间,那么还是劝大家待在学校里服从老师的安排,进行冲刺备考。

1.不能过于信任自己的自学能力

很多人“离开班级学了一周,头三天效率很高,三天后发现自己没有了班级的氛围就懈怠了”。如果考生有强大的自学能力固然很好,可从现实来看,多数考生的自学能力不强,如果自学能力很强的话,相信已经取得不错的成绩了。

在现实中,特别是中等成绩左右的考生,有的盲目信任自己的自学能力,结果并非如他想象的那样,很多人一直到高考成绩一样没有突破。因为一个考生要做到更好的自学,需要清醒、全面认识到自己优势与不足,并且能看清形势、高考的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适合自己的策略、然后在执行中完善和总结。

做到这点很难,特别是成绩中等的考生,尽管说有很大提升空间,但是一切还是在于自己。离高考的时间已经不多,一个自学能力不强的考生再去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显然已经来不及了。

2.要认识到学校备考资源的重要性

特别是考前这段时间,如果考生能把自己身边的资源更好的利用好,那么备考情况应该不错。目前对考生来讲,能利用的资源有学校的环境、老师、同学、资料、课外辅导、家长等等。

有的学生说自己的学校是普通的学校,学习环境不理想,自己不想去上学了。文轩教育建议,只要你能找到一个比学校更好的环境的话那么就可以选择离开一段时间,如果不能找到更好的环境,仅仅通过自己躲在某个角落里自学的话,还不如在学校。把学校老师、同学等等资源用好,一样对备考有促进的作用。

如果继续留在学校,怎样备考才合理

1.总结自己的考试现状

高三的一年来经历了很多次考试,相信众多考生可以从整体到部分总结出自己的考试现状。整体上:考试时间分配情况怎样,考试心态怎样。部分上:要根据各科各题型做出的总结。

例如数学学科:可以从近几次的考试情况归纳,选择题得分情况怎样,花费了多长时间,对哪些题型没有把握,哪些是会而不对的情况等等,后面的压轴题部分,哪些题目是有能力每次必对的,但是有几次被扣分,扣分的原因是什么,如果保证必对的话,那么应该从哪些地方做起(方案自动就出来了),有哪些题目把握不大,是知识点掌握的问题还是平时训练不足的问题,有哪些题目没有思路,对于没有思路的题目是哪个知识体系,是不是可以通过老师的帮助把它做好?这些问题必须要清楚,因为只有自己才可能清楚自己遇到的问题。

2.建立清晰的目标,并且将实现目标的过程与训练相结合

面对学校老师发的试卷,不一定要按部就班的完成,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选择的去完成,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实现自己的目标。如果没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建立目标,做题仅仅是为了完成作业,那么做题的质量一定会打折扣。例如说你通过理综卷的训练,可以完成这样的目标:

(1)时间分配问题。如果你考试时间不够用,那么通过平时的练习对考试时间分配进行合理的训练,正好老师发的试卷很好的载体,在训练之前构建目标,通过训练检验自己制定的方案可行性有多大,这样的话做题就带着明确的目的了。

(2)薄弱的知识模块、难以把握的题型、或者巩固的题型等等需要训练来检验和完善。例如说上面说的化学部分,你想对某一知识模块中涉及的题型进行训练,那么学校的试卷也是很好的载体,通过训练来检验。

(3)对完善解题步骤的训练。很多考生做题步骤不完善,即便做多少试卷,出发点就是“会了”就行了,其实不是这样,在平时的训练中参考答案是很好的样板,它的语言、分析、内容与表达、得分点的分布等等都很明确,应该根据它来寻找自己解题中存在的不足。

(4)与同学交流的工具。在训练的过程中是枯燥的,有的学生做法就很好,例如找几个水平相当的好友在一起做题,大家比试着速度、正确率、思路等等,一起交流和探讨是重要的,在比试中大家一起进步。

当然我们继续回到现实中,确实有更多的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机械的训练,不断地考试、讲题,考生没有明确的目标,自己的时间被无限的占用,考生没有得到更好的引导。如果这样机械训练的话,真的可能有学生向着“不进步”的方向前进了。

离高考还有一段时间,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解决属于自己的问题,如果这样的话,你的备考效率一定会很高。

如何复习才能保证最佳状态

在最后阶段,你要做的就是巩固基础、深化对知识体系的理解、提高对考点的敏锐度和熟练度,保证自己在考场上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一,要定期模考保持手感。完成套卷的频率因人而异,“手感”或许难以准确,但大体上你需要保持对题目中关键信息的敏锐度、计算准确度和熟练度、知识储备和答题技巧的充分掌握。

第二,回归基础必不可少,但不要为了回归而回归。老师总在强调“回归基础”,实际上是担心学生在基础部分丢掉不该丢的分数。但每个学生的情况到底不同,抱着“捡漏”的心态再刷一遍课本花去的时间是否值得?这仍然是值得考虑的。

倘若平时基础较好,再复习只需把握住框架主干即可,通过日常训练模考来“排雷”。倘若基础知识尚且薄弱,那盲目去攻难题是不可取的,务必要花时间理清基础概念,保证考卷中简单题的得分率。

第三,除了新题,旧题也要看。错题反应的是过往解题考试中暴露出的问题。要么考点不明确,要么计算错误,要么分析思路偏差。看旧题/错题的目的在于避免“重复出错”,积累考试经验。

对于那些做题时没印象没思路的题目,建议重新思考解题;对于纯粹计算错误,明确出错的原因和对策即可略过;对于纯知识点的错误,该回归课本的回归课本,该当场记下的直接记下。当然如果你平时就认真记录错题,分析错题,那么可以多看看错题本。

学习之外如何规划

再好的弦,一直绷紧也会出问题。在学习之外,你还需要调整自己的身心状态。

特别要提醒的是睡眠。一晚上要睡多长时间才够?这个问题因人而异,有人6小时仍然精神,有人10小时仍然贪多。总的来说,6-8小时的睡眠都是合理的。

考前阶段的休息,重在规律。有人高考前一周每天11点睡,高考前一晚9点熄灯却翻来覆去睡不着。建议你从考前2周开始,逐步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不要等到高考前一晚才骤然改变平时的作息习惯。

不必太在意“睡得好不好”这个问题。事实上,大部分学生在高考前都会“失眠”,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发挥出自己的水平。想想看,一直以来你也不总是养足了精神才能全力发挥。

归根结底,劳逸结合其实是时间规划的问题。

最后阶段,你需要明确需要最优先解决什么问题,以解决问题为核心来安排时间。

比如,如果自己对物理的力学部分的弹簧模型每一次遇到都不能很好地解决,那么你可以集中花时间来解决这个问题,不论是做题、总结提醒还是询问老师都是可以的。

有了明确的问题和优先级,可以用大目标-小目标的方法分而化之,大致确定每一天的学习进度和内容。

当然,如果你觉得睡觉是最优先的问题,这就是你要排上重要日程的任务。

每天结束的时候,不妨反思一下今天的学习。在这一天里,自己到底解决了一些什么问题,有了哪些新进展。很多人就是凭着每一天的“小确幸”,不断积累着怯生生的自信心,逆水行舟,奋力溯游。

心态上作出调整。最后在考场上,有时候拼的就是心态,心态好的同学有很大的几率会发挥的很好。

说完了考生需要注意的问题

下面一起看看

家长们在这段时间应该注意什么吧!

考生家长注意事项

1、创造安静的复习环境

安静的复习环境有助于孩子平心静气、情绪稳定地进行复习。吵闹的复习环境将使孩子心情烦躁,注意力不能集中,影响复习效果。在这里文轩教育特别提示家长,在孩子高考备考阶段,尽量少会客,最好不会客。在这个时间,家长尽量为考生创造一个安静的复习环境。

2、督促孩子娱乐与运动

高考前夕孩子在家复习大都是非常用功的,一做题就是一个上午或是一个下午或是一个晚上,有时搞得精疲力竭,头昏脑涨,不仅影响心情,也影响复习效率。

在这种时候,家长就要适当地提醒孩子做必要的轻度运动,例如,做俯卧撑,跳跳绳,打打羽毛球等,有助于孩子消除疲劳,焕发精力,也有助于孩子调整心态,消除疲劳。在高考前夕,提示孩子不要看武打片,不要看那些电视连续剧,分散孩子的精力。

3、防止对孩子的过分关注

高考前,有些家长过分关注孩子,孩子在那复习功课时一会儿过去给孩子冲杯热牛奶,再一会儿过去给孩子送块西瓜,有的家长甚至在孩子旁边陪读。这种过度关怀孩子的做法使孩子产生压力。

4、准备一个小药箱

高考前,孩子在家备课期间有可能身体上出现一些小毛病,比如感冒、胃肠的不适等。可以在家里准备一个小药箱,孩子一旦出现什么身体上的不适,轻症可以在家服点药。

5、督促孩子做好考前物质准备

高考前几天家长要督促孩子做好考前的物质准备,把准考证等准备好,最好都放在一个口袋里。而且要督促孩子看看考场,讨论一下一旦在去考场的路上发生交通堵塞采取什么样的解决方案。

6、家长情绪力求稳定

在高考前,特别是孩子在家备考期间,家长要摆脱各种外界的干扰,经常保持比较平和的心态,这对孩子能以稳定的情绪、平和的心态去对待考试是很有意义的。高考前,家长也会对高考的各种动态有所反应,但是,要冷静对待,要有分析地对待,更不能把一些小道消息随便传给孩子。

7、帮助孩子调整心态

建议在高考前家长经常跟孩子聊聊天,谈谈心,利用吃饭后的时间散散步,相互沟通,让孩子把心里的压力、心里的话、心里的苦恼说出来,说出来就是做好心理调节成功的一半。当然,高考前家长和孩子的心理沟通要讲究时间、地点和条件。不过聊天的内容不要过多涉及高考,找些比较轻松的话题去谈,这样,有助于放松孩子的心情。

8、确保孩子健康

有些家长误认为高考前应该给孩子加强营养,给孩子吃大鱼大肉。孩子平时吃什么就吃什么,只要食欲好,在一般情况下孩子的营养都会得到满足,关键是要做到营养平衡合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