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依靠读书谋出路的渠道,远不像今天那么丰富,几乎只有“学而优则仕”这么一条独木桥,因此我们可以把古代的科举,看作是今天的高考。有关现代高考的内容,估计大家就是没亲身经历过,也都一定听说过,所以大家并不陌生。
但是对于古代的“高考”,估计大家了解的可能不多,最近咱们就挑一些有趣地聊一聊。今天咱们要聊的话题,是古代的“高考”,到底是从什么朝代开始的。
看到这个问题,一部分人可能会说,应该有文字记录就有“高考”了吧,要不古代的王朝怎么选拔人才呢?另有一部分人可能会说,应该是唐朝吧,中学课本里好像提过。
有关古人选拔人才的方式,大家只要一查就会知道,在大部分时间,古代选拔人才,是不用“高考”这么麻烦的。他们采用的方式,一般是“察举制”,简单来说,就是体制内有人说你行,然后皇帝也不反对,那你不行也行,但如果你没有一定家世背景……那你可能连本书都买不起,就更不用说进入体制了。
所以在科举制实施之前“寒门出贵子”的概率,比相声界再出一个郭德纲都低。那么古代“高考”真是从唐朝开始的吗?
对于这个问题,如果对于历史不太了解的朋友,可能会给出肯定的回答,因为在我们的中学课本中,大家都听说过这么一句话,叫“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这句话出自唐朝的一本杂书《唐摭言》,这本书因为详细介绍了唐朝的科举制度而得名。
这本书曾经记录了一个故事,大意是说,有一次唐太宗李世民,去考察唐朝最重要的考点御史府(进士在这考试,古代进士的考试才算是“高考”),一看来参加的考试的人很多,于是就傲娇地说出了上述那句名言,后来这句话也被引申为,科举是自唐朝李世民执政时才出道。
其实在真实的历史中,科举制是从隋朝开始的。当然,科举制的出现,也不是隋文帝和隋炀帝拍脑子拍出来的,而是科举制到了那个节点恰好就孕育出来了。
喜欢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古代虽然是皇帝一家人福利待遇最高,但是他也不能只让本家多吃多占,也必须让出一些红利给盟友,在“高考”兴盛之前,这部分红利皇族是让给勋贵和世家大族的。
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有名的“关陇世家”,这帮人垄断了从西魏到唐朝“社会福利”,在那些朝代中,皇帝都是出自这一帮人。
等到隋朝时,王朝的综合实力达到了一个巅峰,于是杨坚、杨广父子,就想摆脱世家大族吃独食,于是就想通过开科取士,来从民间选拔人才,从而在朝廷中一步步削弱世家大族的势力,但是因为杨坚去世的早,杨广步子又迈得太大,结果大业未成,而中道崩卒。
老杨家被撵下台之后,老杨家的亲戚老李家就上台了。李渊的悲催事迹大家应该都知道,所以李唐的开始,是从李世民开始出成绩的。他不光继承了老杨家的基础,还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而且因为老李家的口碑要比老杨家好一些(主要是隋炀帝被黑得太惨),所以兴办科举这种好事,就被误认为是老李家的事了。
不过老李的科举其实也就是外表光鲜,实质上的干货其实并不多,因此还不能说是真正的“高考”。
据有关专家统计,唐朝享有国祚不到300年,考中进士的也就7000多,也就是说,唐朝每年考中进士的也就两位数左右,而且在这些人中,高门大姓的子嗣就占七成还多,此外,普通官员的后代又瓜分了约有一成多点,剩下的那些也都成了一些小地主的囊中之物。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唐朝的“高考”还有很多不严谨的地方,比如当时的试卷并不是“糊名”的,也就是说,你要是和主考官沾亲带故,或者有一些特别的门路,在科举时是会有优待的,有人能被优待,自然就有人被“虐待”。
除了“开卷考试”之外,唐朝的科举还非常重视你的考前表现,据记载,唐朝时不少的考生在正式考试前就会抵达京师,这一方面是他们需要提前熟悉环境,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要把自己平时的诗词文章,投给各种大佬,以期自己的名声能提前打响。这样等到考试时,就会获得额外的“加分”。
从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看出,唐朝的“高考”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既不公平也谈不上公正,也就比原始的“察举制”好那么一点点。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过相对重要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因为唐朝并没有很好地解决世家大族的问题,二是因为书籍等教育资源当时还比较紧缺,此外,以军功建国,且血统里还有游牧基因的老李家,对科举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重视。
世家大族被“彻底”解决,有人认为是武则天的改朝换代时,也有人认为是“安史之乱”之变以后,其实世家大族真正走向没落,是唐末的各种起义和五代十国的大混乱所共同铸就。在乱世之中,不光升斗小民处境艰难,世家大族也一样成了鱼肉。
等到宋朝大一统之时,世家大族的威胁已经不复存在了,而宋初对商业的重视,又让当时的手工业得到了巨大发展,因此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宋朝就独揽了其中的三个,这其中就有对“高考”影响最大的“印刷术”,以及纸张的成本降低。
值得一提的是,宋朝“高考”的井喷,除了大环境的变好之外,还有两点被忽视的“小”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赵匡胤的离奇身亡,以及赵光义的意外继位(可参看《赵光义继位之谜,是赵匡胤主动传位,还是赵光义强行篡位》。
赵光义意外继位以后,除了扶植心腹之外,还对“高考生”进行了扩招,宋太祖赵匡胤在位16年,一共举办了15次“高考”,平均每次录取的考生不过十几人,而赵光义继位第一年,连正规考试加各种福利政策,一共划拉进体制的新人竟然超过了500人。
赵光义的扩招对宋朝“高考”的走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据《宋朝登科总录》等书记载,宋朝资料详实的进士约有4万人,而实际人数很可能超过了10万人(战争等原因造成资料遗失)。
第二个原因,是从赵匡胤开始的“以文抑武”政策,因为赵匡胤在世时,曾担心大宋重蹈唐朝末年武将干政的先例,因此通过“杯酒释兵权”等一系列手段抑制武将的权利,加重文臣的权柄,因此以儒家学说为根基的文人集团开始崛起,在他们的“反哺”下,文人的地位晋升的渠道也彻底被打开。
宋朝时,除了大环境开始有利于“高考”发展之外,宋朝的“高考”形式也开始变得正规。
据《宋史》等资料记载,宋朝的“高考”不再以门第论英雄,甚至贩夫走卒也可以参加“高考”,而在考试中,因为采取了“糊名”、“誊抄”等多种防作弊手段,让考生很难在考试中作弊,对于可能影响考试的主考官员,也不再固定,而且一旦确定好考官,考官就会被“软禁”,防止其受外面的影响从而影响考试。
因此骆驼认为,宋朝的“高考”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考,因为它“有考无类”,而且考试过程也相对公平公正。最后,祝考生们上考场时,有将军上战场的从容,当合上笔的时,又有收刀入鞘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