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身教重于言传。”
在孩子无心向学的时候,我们可能都遇到过“说教”不起作用的情况。
在我们看来是苦口婆心的劝说,却让孩子觉得耳朵都磨起了茧子。孩子不爱听、不想听,更不会接受我们好心的建议去改正自己的学习习惯。
在这种情况下,身体力行的示范就要比徒劳的“言传”有效得多,我们可以用自己热爱知识、追求进步的行动去感化孩子,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正面的影响。
有一位母亲正是这么做的。51岁的她,为了激励正在上高中的儿子,毅然决定和孩子一起参加高考。
有人不理解她的行为,甚至对她冷嘲热讽,但也有很多网友对她连连称赞,说她是“为母则刚”,还夸她是一个“有理想、敢拼搏”的人,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孩子做出了最好的示范。
51岁母亲,和儿子一起走进高考考场
这位母亲来自广东东莞,膝下有一儿一女,家庭十分幸福。
她深深地爱着自己的两个孩子,对他们的教育问题十分重视,而这与她的自身经历也有很大的关系。
在她的青春岁月里,也曾经留下过高考失利的遗憾,那时因为种种原因,她没能继续求学,只能回乡务农,后来试着做生意,期间磕磕绊绊、十分吃力。
“经商多年,让我深深感到了文化的重要性。”她这样说道。也是因为有过这种真切的感悟,她才会希望孩子能够努力学习、努力深造。
不过她的两个孩子对待学习的态度却很不一样。
女儿勤奋、认真,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完全不用父母操心,自己就顺利地考上了大学。
在大学校园里,女儿也是将心思都放在学习知识上,还参加了研究生考试,顺利通过。
这位母亲在为女儿骄傲、自豪的同时,又不禁为儿子的未来发展感到深深的担忧。儿子还在上高中,玩心很重,学习上不怎么努力,成绩很不理想。
母亲心中十分焦急,发现劝说教育对孩子没有产生什么明显的效果后,她才下定决心,用行动来鼓舞孩子。
2020年,她就参加过一次高考,可惜因为准备不充分,考试成绩不如意。
但她并没有气馁,还是和儿子一起复习,用自己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去感染孩子、影响孩子。
经过一年的准备后,2021年,这位51岁的母亲与儿子一起走进了高考考场。
听说此事后,网络上虽然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但更多的还是支持和理解的声浪。
特别是家有学子的父母们,更是会受到深深的触动,因为他们最懂什么叫“可怜天下父母心”。
为教育叛逆儿子,40岁的他走上高考路
无独有偶,在2021年的高考中,有一位40岁的考生也让大家非常感动。
他是一位来自安徽霍邱的父亲,儿子刚满13岁,正处在叛逆的青春期,喜欢和父母“较劲”。
更糟糕的是,儿子还迷上了网络游戏,整天抱着手机、平板电脑,对学习失去了兴趣。
这位父亲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可他却不知该如何教育孩子,打也打过,说也说过,效果却微乎其微。
时间久了,孩子对父亲的批评更加不以为然,不但不愿意听,还顶嘴道:“你有能力,你怎么考不上大学?”
孩子的一句话刺伤了父亲的心,出身于农家,早早走上社会打拼的他没少吃过“没文化”的苦,为了提高自身素质,也为了给孩子做个榜样,他毅然走上高考路。
“无论你年龄多大,如何成长,只要有一颗年轻的心,一颗拼搏不息的心,一定能取得成功。”这位父亲这样说道。
父亲的话让很多网友深以为然,大家纷纷发出祝福,也相信父亲身上的拼搏精神会让孩子的心灵受到震撼,并会开始主动纠正自己的行为。
发挥榜样效应,带动孩子前进
在心理学上有一条“榜样效应”,指的是个体从感情上对另一个体深深认同,并会主动模仿其行为。
而在家庭中,能够成为孩子模仿榜样的自然是与他朝夕相处的父母、亲人。
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应当格外重视自己的言行举止,好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范本”。
不仅如此,我们还要注意不能一味给孩子提要求,去放松对自己的管理。比如要求孩子积极进取,自己却消极怠惰;再如要求孩子自律自觉学习,自己却沉迷玩乐。
所谓“其身不正,其令不行”,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孩子又怎能信服呢?
所以只有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才能够获得孩子发自内心的信赖和认同,此时我们的行为也会发挥出语言无法起到的作用,能够带动孩子前进,这正是“身教”和“榜样效应”的真正意义。
我是【亲子育儿堂】,一个热爱读书、学习的老爸,长期关注孩子的成长和教育问题,愿与爸爸妈妈分享育儿、教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