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一度牵动全国人民关注之心的高考正在进行时。对高考的关注可能让许多人忽略了一个伴随着高考开始时的新闻: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草案提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要着力解决职业教育领域突出问题,推动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这两件事其实又是相关的:一个月之前,许多地方都曾谣传“一半学生上不了普高”,以致多地教育部门都要出来澄清:五年来普高学生占比从50%左右增加到60%以上。问题是,积极推动职业教育确实是国家的政策,但事实却是“上普高的比例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家长却越来越怕上不了普高,或者说怕上中职,这是为什么呢?
目前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不成熟,包括专业设置不适合需求、学校管理松懈等,自然是一个重要原因。但许多家长担心“上不了普高”,并不是一定觉得普高的文凭比中职“含金量高”,而是怕失去普高背后“上大学”的机会。30年前的1991年,高考录取率只有21%,现在则已经达到80%以上,也就是说上普高意味着有八成机会能上大学,而再差的大学似乎还是比中职要“值钱”。上大学虽然越来越简单,但是“跃龙门”仍然存在,大学仍然有身份的意义。
相比之下,虽然有关部门陆续推出许多“中(职)高(职)本衔接”的制度,但还未受到普遍认可——而且,如果最后还是要上大学,为什么现在去上中职呢,似乎只能理解为“考不上高中”。这又导致社会对中职生的歧视,进一步影响到中职的招生和学习风气。
只要高考仍然具有今天的热度,中等职业教育就会受到忽视。在考研日益热门的今天,把这个逻辑推广到高等职业教育也同样成立:虽然本科生就业越来越难,绝大部分人仍未完全接受职业教育。
可见,要发展职业教育,加大投入固然很重要,但不能就职业教育谈职业教育,或者只就某个层次去改革,而要从整个教育体制作通盘考虑。
在近年来的讨论中,有不少评论者认为中国应该借鉴德国的模式:从小学四年级就开始分流为主体中学、实科中学和文科中学。其中主体中学导向职业培训,文科中学导向高等教育,实科中学可视为两者之间的过渡。其实,中国的教育制度最早就偏向德国模式。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又在许多地方学习欧美尤其是美国。可见,中国目前的教育体制实际上糅合了不同的模式。这种糅合的好处是可以结合不同模式的优势,但也可能缺乏突出特点。
仅以大学而言,德国有综合大学和应用技术大学并重,美国的大学有的注重博士教育有的则是专注本科教育;德国1999年前只有硕士和博士,美国则几乎没有学术型硕士。但中国的大学现在都在追求“综合”、“学位点”,大部分高校都要办成文理工本硕博俱全,这些和德国、美国甚至苏联都不同。
怎样在不同层次、不同形式教育之间取得平衡?这两年一些顶尖大学开始取消部分专业的本科或学术硕士,可以看作一种自发创新。而在政府层面,可能需要更全面而审慎的改革。如果想让“普高还是中职”成为有意义的选择题,就不能只做“优先发展”之类的选择题。
(特约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