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高考在全国各地有序举行。但在某些考场外,竟有家长设烛台高香,为正在考试的孩子跪地祈福,引发公众讨论。
家长心系孩子成绩,其心情可以理解,但在考场门口设坛烧香跪拜的方式实在有些不妥。家长烧香跪拜,或许能求得自己心安,但却会给考生、学校、社会带来不安,既有可能影响正常的秩序,也会给考生徒增心理负担,甚至给社会制造高考焦虑。
适当的催促和施压,可以激发潜力和动力,但如果把高考成绩当成“唯一”,给考生以超过其承受程度的催促和施压,就会得不偿失,不仅不能帮助考生轻松应考,还有可能摧毁考生的心态。设坛烧香、跪拜祈福的形式备受关注,其背后传递的思想和心态更应关注。如果不及时引导家长舒缓紧张和焦虑,那么传导下去,就会影响考生发挥,祈福也有可能变成“加压”。
其实,家长能为考生做的有许多。比如,当好后勤,在饮食、休息方面提供更贴心的保障;再比如,做好疏导,以过来人的身份帮助考生舒缓压力,保持一颗平常心。在高考前几天及高考期间,部分考生会产生紧张焦虑情绪。这个关键时期,家长要及时察觉考生思想或情绪上的细微变化,给予精准指导、引导、疏导,避免钻牛角尖。真正的好家长,就要站在考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在关键时期提供考生真正需要的帮助和支持。
高考“心安”源于平时的努力和付出。如果寄希望于“临时抱佛脚”,或者“蒙得全对”的侥幸心理,也许会有一两次的成功,但终究会失去自我、迷失方向,在前进的大潮中浮浮沉沉、不知所往。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如果在需要播种的时间选择打游戏,在需要耕作的时间选择安逸,那么,在收获的时间必定也会毫无所获。只有辛勤努力、辛苦付出,才能收获知识、收获能力、收获自信,更加从容地走好前进的路。
有人说,高考是“独木桥”。闯过“独木桥”,步入象牙塔,也许能够戴上“天之骄子”的光环,但如果从此选择浑浑噩噩、不思上进,那么迟早也会被身边的人超过。一时大意或者发挥失常,没有闯过“独木桥”,或者没有考上心仪的大学,也并意味着人生的失败,只要沿着正确的道路继续前进,终将收获成功。
高考是一面“镜子”。透过这面镜子,能够看到一个人对生活的态度、对成功的定义。如果没有树立正确的成败观,一时成功就沾沾自喜,一时失败就垂头丧气,那么,在人生的这场“大考”中也不会取得好成绩。高考祈福当有“度”,对于人生,也要把握好“度”,张弛有度、进退有度、取舍有度,那么才能多一份从容与自信,在前进的道路上轻装前行。(南方网郭雪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