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困扰高校青年教师的烦恼, 有限的资源, 疯狂的内卷, 无奈的接收!

被传染的焦虑

一则复旦大学青年教师杀人的新闻,让很多青年教师感到忧伤,对于新闻事件不想过多的评论,也许那位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会德语的退休大妈感触更多,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种哈姆雷特,不是当事人都不能准确判断事物的对错,毕竟此事件对于任何一个家庭而言都是一场悲剧!然而此则新闻却对国内很多青年教师来说却传播着焦虑感,毕竟对于目前很多国内青年教师而言,他们也面临着和姜文华一样的尴尬,一位网友直白地留言:“本人也是青椒,也是留不下来,再做两年99%也得滚粗了”毕竟对于高校而言,大量的海归人才和优秀的青年博士毕业生,高校青年教师面临的竞争压力超乎想象,而目前流行的6年考评制对于很多青年教师而言,就是他们精神上的大山!

一面是紧缺,一面是淘汰

很多人其实不理解目前国内高校青年教师们的生存现状,也许从复旦大学的人才招聘信息中解释,大家就更能理解。青年研究员姜某是统计学领域的青年教师,也是复旦大学数学科学院紧缺的师资人才,然而却面临淘汰的悲剧,也许有人会怀疑姜某的学术水平,但是翻阅姜某的学术成就,绝对比十几年前的高校教授们优秀很多,只是目前国内高校间的竞争激烈,让高校也变得更加的功利,他们只希望得到更好的人才,因此就会出现一面是紧缺,却一面是淘汰的方案,对于顶尖高校而言,青年教师们如果在年龄限定阶段拿不到人才头衔,那么对于高校而言,那就是人才引进的失败,因此高校会给青年教师施加很大的压力,制定非常高的考核目标,为得就是他们能为高校申请到科研项目和人才头衔。尤其是数学这类基础科学,很难在短时间内就取得任何成果,对于基础学科而言,简单的6年考核制,让青年教师们也变得急功近利,放弃难点课题,而选择跟风和抄袭,希望短时间内可以取得科研成果。

心态变得无奈和迟暮

内卷是最近几年流行的词汇,然而对于内卷一词而言,那只是属于优秀人之间的感受,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更多的是选择直接躺平,毕竟社会金字塔,资源有限,在疯狂的内卷中,更多的青年教师已经没有了内卷的动力,心态已经变得无奈和迟暮。因为对于国内很多青年教师而言,他们想要内卷的努力希望都很渺茫,不同于海外高校,青年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做科研,而国内的高校,青年教师在被安排大量的教学任务外,同时还有非常重的科研考核任务,甚至高校资源有限,缺乏研究生指标和科研实验室平台,也许身在高校的青年教师们的感受会更加的深刻!一起悲剧应该引发高校的警示,请在轻易淘汰青年教师的同时,高校管理者们也需要自问,学校给予青年教师发展的资源和空间在哪里?尤其是目前高校间存在相互的竞争,在急功近利的思想下,用鸟枪法海量招聘不固定制青年教师,从海量青年教师从找出那些在有限资源中可以快速取得成就也能存活下来的“聪明人才”!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