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张的高考结束了,有些考生自信满满的走出考场,有些考生略带着些遗憾。
每年到了高考的这段时间,总会有几个特别出名的学生。在成绩没有出来前,他们不是分数走红,而是因为考试结束后说的一番话。
高考几乎关系着一个孩子的未来,在考场上大家都奋笔疾书尽可能答出更好的成绩。但在13年前,却有一名男生故意想考0分。
说起徐孟南,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名字,但提起他的事件很多人都熟悉。
徐孟南在13年前高考“顺利落榜”,称有自己的理想
13年前高考,开始考试的铃声响起,所有人都在紧张答题中,19岁的徐孟南却在答题卡背面洋洋洒洒写下了他的教育宣言。
他没有认真审题更没有认真答题,那时的他,一门心思只想反对这种一分能拉开千人差距的考试模式。
徐孟南不在乎最后能考上哪所学校,而是故意想用考0分的方式表示自己的反抗。
后来徐孟南考了161分,所以不是他心中理想的0分,但也达到了他的目的。因此好多人都说他是“顺利落榜”,徐孟南本人也没有失落感。
曾经觉得自己很牛,如今他怎样了?
徐孟南的做法很快在网络上走红,而随之而来的是对他父母和弟弟妹妹的打击。
要知道,父母为了将他供出来,牺牲了弟弟和妹妹读书机会。对于徐孟南的做法父母感到非常失望,没有给他复读的机会。
不过徐孟南当时并不在乎是否继续读书,而是跟着爸爸外出打工。在此期间他仍然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仍以考0分声音来表示不满,甚至建立了自己的网站。
可他的理想终究没有抵过现实,他早早出来打工,匆忙结婚、又匆忙离婚,在这之后他才逐渐“清醒”。
距离他上一次高考10年后,他重新回到考场参加考试,只不过水平远不如当年。
曾经可以考上二本院校的他后来只考上了大专,并于今年毕业,最后还是相信了成绩和学历的重要性,只不过彼时的他已经32岁了。
学历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到底重不重要?
刚上高中时,班主任就曾对我们说过,高考是最公平的竞争,如果这个竞争都过不去,那么社会中更残酷的竞争该怎么面对呢?
身边确实有很多人,产生过和徐孟南同样的想法,不喜欢考试也不喜欢困在学校教室中。但他们没有徐孟南一样的勇气,结局也没有他坎坷。
还记得上大学时参加过一场辩论赛,题目是学历和能力,到底哪一个更重要?台上台下讨论得都特别热烈。
那时候,年轻气盛的学生们表示,只要自己有能力,就能在一个地方立住脚,毕业证可以不要。
后来真的有一位男同学因为家中有事,没能拿到大学毕业证。毕业聚餐时他侃侃而谈,表示学历就是一张纸,以后工作还要看我的能耐。
可毕业3年后,大家各自找到了相对稳定的工作,只有他还在经常换公司、换城市。
不得不承认他在学校时有很好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善于社交、情商很高。但脱离了这种熟悉的环境后,似乎没有人愿意冒险聘用他。
毕业几年后,我们在同学群里又聊起了学历和能力的问题,大家有了不一样的理解。
成熟的同学们感叹,能力固然很重要,但也不能否认学历这块敲门砖的作用。在学校中不仅仅是学习了知识,同时也是初步体验社会的一个环境。
不掺杂任何其他利益的考试,对起点都很相似的学生们来讲,确实是比较公平的竞争模式。
换句话说,学历是能力的证明,当孩子以后走向社会,面对着陌生的面试官和领导,他的成绩和学历也是优势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