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寄《凤来朝》
张云霞
三十三年远,想当年、读书万卷。
冷风吹夜半,休言晚。梦漾笔、蝶飞茧。
恍惚间时已转。看今朝、少年励志终无怨。
致青春、思书典。敢亮剑、岂忧战。
又是一年高考时。时光穿越33年,回到我高考的1988年。八十年代,高考是改变命运唯一通途,高考录取率只有4.8%,“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场面尤为壮观。高考承载着每一代人的记忆,交织着我们最深的期盼、梦想和努力。
因立志学法而弃理从文
高中时的我特别喜欢数学。每每在台灯下,我用最简单的方法和步骤解决一道又一道难题,是一种酣畅淋漓的快乐和满足。那时,我总觉得老师给的题目太简单,就拜托老师各处找难题给我。现在想来,这也是相当自虐了。老师找来试题,偷偷塞给我时眯眯笑的样子,和我如获至宝,将试题揣回家时的幸福模样,是我学生时代最美好的回忆。
因立志学法律,理科成绩非常好的我选择了文科。想来又可笑又单纯,立志学法律的原因,竟是那时的我迷上福尔摩斯探案。我打着手电躲在被窝里,看完一整套《福尔摩斯》。小说中的神探足智多谋、沉着冷静,揭开了一个又一个谜团,抓住了一个又一个凶手。离奇的探案故事、扣人心弦的悬念,深深地吸引了我。于是,成为一名拥有丰富的科学知识、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细致的调查研究方法及一往无前的胆识的法律工作者,成为我心中的梦想。
七月成为生命中
重要的时刻
记忆里总是有那么一个夏天,知了叫个不停,白日闷热,黄昏下雨,夜晚推窗见月,蝉鸣声中反而格外寂静。高考前夕,为了巩固记忆,我的历史、政治、地理课本摞起来有一米高,每天都要将知识点背诵一遍。那时候的记忆能力真是好,闭上眼,就能在脑海里找出课本,翻来翻去找答案。以至于现在想起朱元璋建都,似乎耳旁还能响起蝉鸣声。
相信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酷热的七月,它叫“黑色的七月”。它的独特意义,成为了你生命中重要的时刻。
1988年,高考是在7月7日到9日。那时没有家长送考,更没有考场外、烈日下苦苦等候,一切都是考生自给自足。还记得高考第一天下了雨,我为了抄近路,歪歪扭扭骑行在稻田梗上奔赴考场。到了考场,我坐下来,摸摸笔袋子,看看准考证,有点梦醒般的迷离——终于熬到了高考,终于坐在了考场上,仿佛万里长征,走到了终点。那段时间我总是做同一个噩梦:到了考场发现没带准考证,跑回去取却总也跑不到家。
第一场考语文,那些题目熟悉得不能再熟悉。我运笔飞快,志得意满。作文题目是以“习惯”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还记得作文开篇,我写道,“窗外,又落着雨。我喜欢在檐前看雨。烟雨濛濛中,光阴似乎变得很轻很慢,轻慢得可以听见柔软而自在的心跳。”
12个志愿
只填报政法大学一所
当年的高考仍然是估分填志愿。根据考题答案估分后,十二个志愿我只填报了一个——中国政法大学。出分后,我的高考成绩与估分一分不差,我毫无悬念地被中国政法大学录取。
大学时期的张云霞。
军都山下的四年光阴,法大的风骨已经流淌在每个法大人的血液里。“厚德、明法、格物、致公”成为我的司法理念,经国纬政、法泽天下成就了我的职业理想。从“福尔摩斯”衍生出的法律梦,使我做了整整三十年的检察官。初心未改,信仰法治、守护正义。
张云霞检察官。
1988年的高考,开启了我全新的人生,让我成为一名法律人。法律最主要的气质,在于其丰富的内心和所承载的精神,在于其坚守法治理想、追求公平正义,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品格。
1988年的高考,让我成为一名检察官。通过履职锤炼自己的智慧与理性、勇气与良知,为人民搭建社会正义之梯。
张云霞检察官办理案件。
高考的故事,是流淌在时光里的一条小溪,只有珍惜的人,轻轻的将腰弯下去,才能看到它的清澈见底,才能感受到它的独特与珍贵。如果没有1988年的高考,这位灯下挥笔,忆往昔的检察官会是谁呢?光阴虽然没有名字,但我却见到了光阴的影子,因为它在我的心上留下了幸福的痕迹。(作者:北京市海淀区检察院检察官张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