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结束,志愿填报也被提上考生和家长的日程。近年来持续推进的新高考打破了传统文理分科的局限,让考生有了更多的专业选择。
麦可思研究院近日发布《202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盘点了毕业生数量较多的10个理工类专业(包括工学、理学门类)、10个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类(包括文学、历史、哲学、艺术、教育、经济、管理、法学门类),以及近两年备受关注的医学类专业的2020届毕业生就业情况。不同专业的就业前景,很大程度上能为考生、家长报志愿提供参考。
理工类:计算机类专业收入高,土木类专业最“学以致用”
2021年就业蓝皮书数据显示,2020届毕业生数量较多的十大理工类专业中,计算机类专业毕业后的月收入最高(6800元),计算机与数据处理、互联网开发及应用人员是该专业毕业后主要从事的工作。其他收入较高的专业类还包括电子信息类(6091元)、自动化类(5917元)。
如果高收入并不是唯一择业追求,数学类、电气类专业或许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这两类专业就业毕业生超过3/4找到了一份令自己满意的工作,就业满意度分别为76%、75%。
从工作与专业相关度看,2020届土木类专业毕业后87%从事了和所学专业有工作,电气类专业的工作与专业相关也较高(81%)。所以建议选择就读这两类专业的学生,在大学就读期间特别注重专业领域知识技能的培养,这将更有利于未来毕业后进入更好的职业发展平台。
人文社科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收入高,教育学专业九成实现“园丁梦”
在2020届毕业生数量较多的十个人文社科类专业中,平均月收入最高的是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5701元),其代表性专业包括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等;其次为金融学类专业(5587元)。
相较而言,教育类专业虽然收入不高,但就业群体却有着更高的职业幸福感,并且90%毕业后从事和专业相关的工作,中小学教育人员、幼儿与学前教育人员、教育培训人员是从事的主要职业类。有“园丁梦”的学生绝大多数都能在这类专业的学习后比较好地实现理想。
同时也要注意到,2020届经济与贸易类专业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51%,约半数毕业生从事了专业领域以外的工作。因此,建议选择这类专业的学生大学在读期间更加注重通用工作能力的培养,比如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等职场“软技能”,这将有助于他们在更宽泛的就业领域更好的发展。
医学类:本科毕业工作初期收入普遍不高,要做好深造升学准备
近年来伴随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加之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影响,医学类专业成为报考热门。行业稳定、社会地位高、收入好,似乎是当下对医学毕业生未来工作的普遍认识,实际上他们的就业质量如何?
从下表中可以看到,2020届本科生中毕业生数量较多的5个医学专业类的就业群体中,约九成毕业后从事了和专业相关的工作。其中临床医学类专业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达到96%。医学技术类、护理类、药学类专业就业满意度都比较好。
由于医疗行业的从业特点,工作初期医学类专业本科毕业生的薪资其实普遍不高。而且现在很多大型医疗机构招聘要求硕士及以上学历,因此选择走上医学道路需要做好持续在专业领域不断钻研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