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

高考志愿有学问(1): 用“报考指数”锁定院校和专业!

通过高考选拔人才,是国家设计高考制度的初衷。我国的录取制度,以及现在进行的高考改革,都基于这个制度设计。

高考录取,始终存在高校选拔人才与考生选择高校这一矛盾,始终存在高校择优录取与考生谨慎报考的博弈。高校总是希望录取最优秀的考生,让自己有充足的生源;而考生则希望用最低的分数,上最好的大学。

高校因优质生源而兴旺,北大清华之所以越办越强,国内顶尖生源都汇集于此是重要因素。近年来,部分西部知名大学和民办院校的退步,与招不到优质生源有很大关系。

因此,包括北大清华等高校,都加入优质生源争夺战。强调学校办学实力和条件,设置奖学金,助力毕业生考研和就业。打开媒体,高校招生广告充斥屏幕,越差的高校广告就越多。他们的目的,就是鼓动考生报考他们的院校。

作为考生,报考的机会是有限的。选择A院校,就可能放弃B院校。冲动报考根本不可能录取的院校和专业,将丧失一次宝贵的录取机会。填报录取分低的院校和专业,可能一辈子都会后悔。

因此,考生必须清楚自己的实力,明确自己的定位,知道哪些院校和专业因分数太高不能报考,哪些院校和专业因分数匹配适合报考,还有些院校和专业因分数太低不宜报考。

那么问题的关键来了,怎样定位自己的实力,如何确定某一所院校的某一个专业能否报考呢?

我们知道,录取实际上是按位次从高分向低分进行的。所以,用位次来定位自己的实力是比较科学的。

每年公布高考成绩的时候,当地教育考试院通常会发布一分一段表,考生可以通过这个表,定位自己的成绩,用报考指数确定是否可以报考某所院校的某个专业。具体的公式是:

报考指数 = 高考分数 - 历史录取位次在今年的对应分数 + 波动分数(通常取10分)

报考指数>=18,录取率大于99.9%,浪费分数,可作为特殊志愿。

报考指数>=12,录取率约在95%到99.9%,可作为保底志愿。

报考指数>=6,录取率约在25%到95%之间,可作为正常志愿。

报考指数>=0,录取率约在2%到25%之间,可作为冲刺志愿。

报考指数<0,录取率小于2%,基本没有可能录取,不建议报考。

专业历史录取位次在今年的对应分数,就是用上一年某个院校的某个专业录取位次,查找今年一分一段表上对应的成绩,分数取专业最低录取分。

举例说明:四川大学土木工程2020年招生四川理科考生,最低录取分数是639分,对应位次8166名。假如某考生在2021年考639分,他今年可报考四川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吗?

由于最新一分一段表还未发布,我们暂用2019年一分一段表模拟。通过历史录取位次8166,查到模拟表对应分数为652分。然后根据公式,报考指数=639 - 652 + 10= -3,查询指数对应范围,录取率小于2%,基本没有录取希望,所以最后的结论是“不建议报考”。

知道这个公式后,就可以快速定位自己的实力,确定可报考的院校和专业范围,不再浪费机会或“高分低就”了。

高考指数根据多年积累总结,其中波动分数10分为本科95%录取命中率波动分数,也是多年录取结果的统计。这个值是在不对历史位次取平均值,不进行位次的加权计算,不修正位次趋势、异常波动和院校热点影响,也不考虑专业录取平均分的情况下估算的。经过6年高考的检验,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希望能帮助到考生和家长。

至于这些波动如何修正,将在高考志愿有学问(2)为大家解释,敬请点赞关注并收藏,以方便查看。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