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已经顺利结束,首先在这里祝各位考生金榜题名。而说起金榜题名,就不得不让人想起古代的状元。现代有高考,古代有科举,从本质上讲都是一种“遴选精英”的考试制度,两者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继承和发展关系。那么,在古代的“高考”中,我们熟悉的状元、举人、秀才等。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又是如何排序的?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古代的“高考”。
童生(县试、府试)
科举制的首创时间,史学界一直存在争议,有汉、隋、唐多种说法。而普遍认为创建于隋朝。在古代科举考试中也是有阶段性的,而且难度很高。十年寒窗苦读,只为一朝争夕。对于古代的学子们,第一步就是要参加县试与府试。县试是由本县知县主持的考试,县试通过后再接受由知府主持的府试。只要是读书人,无论年龄大小,都可以参加。通过县试、府试两场考核的学子,在未取得秀才资格之前都被称作童生。有了童生的资格,才有资格参加院试,也就迈出了求取功名的第一步。
生员(院试)
对于秀才,在各朝有所不同。唐朝时的秀才并非明清时期科考功名中的一类,它是科考中的一门科目,但没多久就被废除了。到了宋朝时,凡参加举人考试者,无论是否中选都可以称为秀才。也因此,在当时就有“不第秀才”之称。但当时还只是一个称呼,并不能算作功名。元朝时把所有的读书人都统称为秀才,直到明清时,秀才才正式成为读书人要考取的功名之一。获得童生资格的学子,可参加由各省学政、提督主持的院试。院试是国家科举考试的最初一级,在府城或直属省的州治所举行。院试合格后称为生员,也就是秀才。不合格的仍旧是童生。成为秀才也就成为了国家的学生,他们会被安排在府学或县学。当然,他们不一定真的到那里去读书,但名义上是属于这些学校的。
而且成为了秀才,是有很多特权的。比如不用服徭役,见到知县不用下跪,县令不可随便对秀才用刑,如果考不中举人还可以回乡教书等。而且在秀才中分为三个级别,分别是禀生、增生、附生。如果在县试、府试、院试三次考试中都是第一名,则被称为“小三元”。最高级别的“禀生”每个月都可以领到国家发给的粮食,所以,成为了秀才,好处还是挺多的。
而院试又分“岁试”和“科试”两种考试:
1、岁试主要是从童生中选出秀才,同时对原有的秀才进行甄别考试,按照成绩优劣分别给予奖惩。
2、科试是参与乡试资格的一种考试,只有通过了科试的秀才,才有资格参与更高一级的乡试。
举人(乡试)
乡试算是科举考试中的大考,由皇帝钦命的主考官主持。一般在京城及各省省城举行,三年考试一次。乡试非常严格,有正规的考场,叫做贡院,贡院内建有一排排的号房,为考生住宿考试的地方。考生经过搜身后进入号房,吃喝拉撒都在号房里面。乡试分为三场,每场考试大约三天时间。秀才如果通过了乡试考试,那就成为了举人。乡试的第一名被称为“解元”如果成为了举人从某种意义上意味着改变命运。因为考中了举人,不仅可以参加全国性的会试。就是会试未能中,也具备了做官的资格。所以成为举人难度也是很大的,一个县几年都出不了一个举人。
贡士(会试)
拥有了举人资格,就可以在乡试的第二年参加会试。会试由礼部主办,在京城的贡院举行。这也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进京赶考”。会试考场规矩与乡试基本一致。通过会试考试者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原来会试是科举考试中的最高级别。后来皇帝怕主考官徇私舞弊,又加了一道殿试。清朝时,对新录取的贡士,在殿试之前还须进行一次复试。复试成绩排名对于以后授予官职有重要的关系。
进士(殿试)
会试后,贡士们统一进行殿试。殿试又称“御试”、“廷试”,名义上是由皇帝亲自主持。试后由阅卷大臣、读卷大臣协助皇帝评阅试卷。在殿试中没有落榜一说,只是由皇帝重新进行排名。排名分为三个等级,第一个等级称为“进士及第”,这个等级只取三人,第一、第二、第三名。也就是我们熟悉的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第二个等级称为“进士出身”,大概百十来人。第三个等级称为“同进士出身”。三个等级的统称为进士。在当时,能成为进士是非常了不得的,多数做到京官。
说了这么多,大家应该基本上明白了古代科举的整个流程。相比起来,古代的科举比现在的教育似乎更加严苛。现代的高考被称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跃过龙门就是另一片天。而古代却是层层筛选,一关又一关的挑战,难度等级不断加强。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在最后祝千万考生们都能收获一个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