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来到六月下旬,高三的小伙伴们也即将迎来高考出成绩,开始准备填报志愿。今年有一些地区的小伙伴面临的考验不小,他们的志愿填报和其他人不太一样。
这些人就是来自采用新模式高考地区的小伙伴们。比起普通地区的志愿填报,新模式高考八省市的小伙伴报考的难度就要大多了,光是志愿数量,就要超出N倍。
新模式高考填报志愿和以往有什么不同?
新模式高考带来的变化不仅体现在考试本身,志愿填报上的差别也十分巨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分科,一个是数量。
按照以前的规矩,以及现在未改革的地区,高中是按照文理分科的,因此报考时也是分文理的,绝大多数的理科生都会报理科院校,文科生报考文科院校。
不过在新模式高考地区,选科时文理分科没那么明显了,报考时也是一样,不再有明确的界限。很多专业在招生时也是一样,甚至只对后三科中有一科专业要求。
不管你本身选科是偏文还是偏理,只要有一科选择符合专业要求,就可以报考。比如某医科大学药学专业,只要选了化学就能报。当然,也有的要求是两科甚至三科。
其次是数量上的差距。在传统模式下的报考,考生最多的时候也就能填报20多个志愿,这就算多的了。但新模式高考下就不一样了,数量至少翻了一倍有余。
同样是新模式高考,不同地区填报志愿的方式不同,数量也存在差异。有的地区是“高校+专业”,这样的地区能选40多个志愿,有的地区是“专业+高校”,最多能选90+甚至上百。
由此可见,不管是40多个还是90+甚至上百的志愿数量,新模式高考地区的志愿范围远比普通地区更广更大,这也能最大程度保证了学生能被录取,有学可上。
新模式高考下报考不知道怎么选什么专业咋办?
不过志愿数量多从来不是主要问题,报考的最关键问题在于“迷茫,没有目标”。这是很多人都会遇到的问题,根本不知道选什么专业,甚至连方向都搞不清楚。这时候该咋办?
首先要未雨绸缪,或者说亡羊补牢。目标不确定这种事你其实早早就心里有数,因此从高考结束到志愿报考结束之前,考生应尽可能用一切方式去搜寻自己喜欢或适合的专业。
比如和“过来人”交流,或者仔细了解一下可能的目标专业,亦或是好好思考一下自己的人生规划,按照计划选一些合理的专业作为备选。这样至少能有大致的范围。
接着普“遍撒网重点培养”。有了大致的范围之后,下面该做的就是细致活了,把这些专业按照自己的喜好排序,然后逐一的去细致了解,包括课程设置以及未来的就业方向等等。
这样筛选一遍之后,肯定会把范围进一步缩小,能选出一小部分你能接受的甚至喜欢的专业。之后再进一步选择就更轻松简单了。
最后,从上面更小的范围里,选出自己的最喜欢的几个专业作为目标聚焦。确定好专业后,考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成绩,将对应档次的学校按照专业好坏依次排名。志愿基本就报好了。
如果对专业有了大致的方向,但不清楚就业方向咋办?
还有些考生尽管摸清了自己的专业大致方向,但对于实际的就业方向尚不清楚,那在填报志愿时,这种情况该如何考虑?
其实新模式高考最大的好处就是,让考生在上高中时就做出科目选择。当然,这种做法造成的结果是两方面的,一种是学生能真心选择自己喜欢的科目。
这样的考生选择专业基本不会迷茫,对于自己未来的就业方向也不会有太多的疑惑。
最怕的就是第二种,选科目为了能考更高的分数或者能有更多的选择。这种考生基本能考不错的分数,选择也可能会更多。
但是问题在于,他们很容易不知道自己未来要什么。就算能选出差不多的专业,对于就业也可能会一塌糊涂。
这种情况也不难解决,只要反推就行了。首先,你选择的你能考高分的科目,不管你喜欢与否,至少是你擅长的。而通过这些你擅长的科目选出的专业,基本也是你擅长的。
接下来只要看你选择专业未来对应的就业行业有哪些,再从这些行业里进行选择,基本上问题都不会太大。
这些行业先不说你喜不喜欢,基本你都能胜任,之后结合人生规划就比较容易选择了。而且选行业这种事其实也不用太担心,毕业后把相关行业都尝试一下,也能找到你的“最爱”。
如果知道了选什么专业,怎么确定大学呢?
这看起来是个无聊的问题,但实际上也确实值得思考。如果你是学霸,那需要考虑的肯定不多,挑选目标专业中最好的高校就完事了。
但如果你是普通生或者成绩稍差的同学,这个问题就很值得考虑了。首先要你看专业的门槛高不高,如果门槛较高,尽量选择专业排名靠前的学校,这样你毕业后竞争力也会比较强。
相反,如果门槛不高,那就要考虑学校的知名度了,尽量在你能考上的学校里挑选一个知名度高学校,毕业后你的毕业证可能比专业能力更有用。
此外,还可以考虑一下地理环境因素。尤其是成绩一般专业和高校都没啥竞争力的小伙伴,可以选择发展较好的城市作为目标,相对而言你的求职机会也会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