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编
一直以来,教师这个职业都被视为“铁饭碗”。
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选择在大学四年的学业生涯结束时从事教师这一行业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既有带薪寒暑假、社会认可度也高,而且基本不限制专业对口,只要拿到教师资格证就可以上岗。
然而,教育部最新传来的消息却给中小学教师招聘制度来了一场“大换血”,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中小学教师招聘迎来“大换血”,门槛又创新高,本科生不再占优势
不同于其他行业,教师的就业门槛相对较低,且对没有经验的应届毕业生一视同仁,出于这一就业优势,不少大学生在选择工作时纷纷将目光投向了教育行业。
但这一优势近来却受到了一个不小的打击。
随着社会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家长越来越重视自己孩子在学校所接受到的教学质量。这样一来,为了保证入学率与教学口碑,不少学校都开始提高了教师招聘的准入门槛。
这一改动在中小学学段体现的最为明显。中小学是义务教育的基础阶段,只有这个时期稳扎稳打了,才能为高中甚至是之后的学习提供便利,更好的帮助学生提升成绩。
对学生学习成果的高要求也带动了教师招聘制度的“大换血”,持有本科学历的教师已不再能完全满足家长对于孩子的授课需要。因此,越来越多的学校将中小学教师招聘的准入门槛提高到了硕士甚至是研究生学历,本科生早已不如往日“吃香”了。
提升教师门槛,是对教学质量和教师教学信念的双重保障
教师职业的“铁饭碗”性质让不少人选择从事的初衷变成了“省事”而不是“热爱”。
当这类人进入教师行业,等待学生的可能就是上课的草草了事和不用心。
而大学本身其实是一个十分考验自我约束力的地方,这就导致了一部分人虽然通过高考的努力进入了一所还算不错的本科大学,但却在四年的学习生涯中混沌度日,不思上进。
再加上专业的不对口,如果这类人被没有节制的放入教师行业,那么无论是对学校还是在校学生来说,都不能起到很好的助力作用。
另外,教师行业准入门槛的提高也在变相考核着准教师们的职业信念。
近年来,教师虐童案层出不穷。这一现象正是由于教师职业信念不强而引发的。
对于教师而言,在选择从事这个行业的时候,就应该对自己即将面对的学生情况以及教学难度有一个基本的心理认知与接受。
尤其是对于中小学生来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处于活泼好动的“惹事”时期,她们并不能像成年人 一样对别人的情绪变化有一个非常明确的认知,这就导致了所谓的“不听话”的原始印象。
教师如果没有对孩子的喜爱与对教师职业的坚定信念,很容易在与孩子们的相处过程中情绪崩盘,不受控制的做出伤害学生的暴力行为。
也正是因此,提高教师门槛才变得迫在眉睫。一方面,学历的提升可以筛选出一部分更加自律的高质量人才;另一方面,对教师质量的严要求也能让不符合教师职业信念的人出局,留下真正喜爱学生,热爱教育行业的优秀教师。
除去稳定,教师更多的还是责任,真正的“扎根”离不开“热爱”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相对于带薪寒暑假和十三薪,教师们面对的更多的还是无尽的课程教学与作业批改。她们的工作其实十分细化,不仅要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还要随时观察留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做好与家长的随时沟通。
这样的工作强度大大剥夺了教师的休息时间。除去每天的上班时间,属于教师的夜晚必定也是灯火通明的。
如果教授的年级高一点,教师还要面对早上六点甚至是五点钟的早自习,这对于教师的身体素质和心态来说都是一场不小的考验。
如果没有十足的热爱,光凭工作的稳定性质来说,即使得到的社会保障再好,也无法消除这份工作所带来的疲累感与挫败感。
也正是因为如此,能在教师行业长久扎根的,必然是拥有出色的教育头脑,以及对学生和教育事业无尽热爱的优秀教师。
写在最后
教师招聘门槛的提高,虽然说弱化了本科生的就业优势,但从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教师的质量问题。
而且教师招聘门槛并不是全国范围内的提高,真正有意向从事教师行业的毕业生,可以选择继续提升学历或者是并没有严格要求学历的机构来实现自己的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