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教育内卷背景下: 不可要被骂, 不补课也没骂

随着经济的日益繁荣,中国的国力增长速度与日俱增,一些在以前看来“不是问题的问题”也随着经济浪潮的增长而渐渐地浮出了水面。

近年来,有关于学生课外补习的话题就一直没有断过,各色课外补习机构也逐渐在这些话题的讨论声中出现。而附加在补课这个话题之外的,不仅是学生们的课业程度日渐加重,还有以家庭为单位的,在经济方面越来越重的负担。

可是,“课外补习”这种东西,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 补课,是因为焦虑吗?

“中国式家长”这五个字想必所有人都不会觉得陌生,近年以来,只要出现有关于教育的话题,这五个字必然会霸居榜首,成为众多“专家教授”分析教育问题的首要目标。

补课的问题,自然也是要从中国式家长这五个字上面下手的。

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补课在大多数家长心目中的作用,似乎已经不再是用来进行课外纠错和加深对知识记忆的辅助手段了,而是老师们企图通过补课的手段。将那些在课堂上没有讲到的知识点教给学生,以达到让参加了补课的学生和没参加补课的学生之间产生差距的目的。

不得不说,这不仅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想法,同样,这个想法还将大多数家长们对于教师这个职业的印象,拉扯到了悬崖边上

按照家长们的这种想法,参加了补课的学生考出来的成绩,必然会比没有参加过补课的学生更好;而没有参加补课同时也就成为了自己的孩子考不上好的高中、好的大学最主要的原因。

从这个方面来看,似乎补课这个话题的诞生,就是因为中国式家长们脑中挥之不去的焦虑

❖ 补课,已经成为了一个新的产业。

从我们读初中、高中时参加的各色教师补习班,再到现在形形色色的课外补习机构。给中小学生补课的方法和样式越来越多,隐藏在补课背后的利益链条也越来越清晰。

以前我们读书的时候说到补课,往往都是因为自己在某个学科方面成绩太差,不得不向老师寻求帮助,并付之以相应的薪酬。在这个时候,补课是我们自觉的,因为我们都知道,成绩上不去,就考不上好的学校,就没有能力去改写自己的人生

我记得在我读初中的时候,一张满分一百二十分的数学试卷,我每次考试最多只能拿到二三十分。一直到初三,我在数学这门科目上落后的分数,依旧在九十分左右。一门课落后九十分,对于一个即将参加中考的学生来说,就是一道注定无法跨越的天堑

这个时候,我的数学老师问我,需不需要让他在周末时期为我补课,我毫不犹豫的答应。

我当然会答应,我也不得不答应,九十分的差距,不开小灶,我的成绩不可能上得去。可是我错了,因为这句话,老师不是对我一个人说的

课外补习班开课的第一天,面对着坐满了一屋子的同学,我的脸色一下子变得苍白。现在回想,我的心态的变化,难道不就是我在面对补课这种事情时产生的变化吗

一个学生的成绩不好,想要通过补课的形式去提高自己的成绩,而当一个学生的成绩提高了,势必会形成另一个学生成绩“下滑”的现象。如此一来,另一个学生又岂会不选择补课呢?即使是学生不在乎,那些学生的家长们在得知了其他同学私下里有补课,而自己的孩子没有补课时,心思又岂会不往必须补课上面走去。

当所有的学生都开始补课的时候,补课的意义就全然不同了

从最一开始出现的教师辞职开办补习班,再到现在的补课机构流行。补课行为发展到了现在,已然成为了一种时代背景下全新的产业链

❖ 补课能够被杜绝吗?

补课给社会所带来的影响,是出自教育形式的落后,却又不仅限于教育行业一家的畸变

从广义上来说,补课机构的横行使得教育成本呈现出了断崖式的提高;教育成本的提高又使得年轻人在面对未来孩子所需要的高昂的教育成本时望而却步,从而致使部分青年夫妻有短期内不计划生育子女乃至于终生不生育子女的计划。

即使是从狭义上来说,补课机构的“无序增长”,也令那些处于适龄阶段的小学、初中、高中学生们不堪重负。更何况,大部分补课行为本身就是没有必要的

大学期间,我也曾在几家当地的补课机构中任职,教正在读高中的学生们怎么去写作文。由于我本身就是一名略有拙作的青年作家,在教授学生们进行写作的方法上,也算是取得了些许成果。

但就我个人的经验来看,这些参加了补课的学生们,本身的水平就已经完全足够适应其所处阶段的课业程度。而一个高中生,写出的文章难道就必须要达到作家的水平吗?

我也曾问过那些参加补课的学生,问他们一个假期,究竟参加了多少个补习班。大多数学生给出的答案基本都是四到五个。我对此也曾提出过疑问,问他们何必要像“赶集”似的,在一个假期里参加这么多补习班

“因为爸爸妈妈担心成绩退步。”

这是排在第一的答案。在得到了这样的答案之后,我就明白了,补课行为根本无法杜绝,最起码,在改变家长们的思维模式之前无法杜绝

❖ 结语

当今之中国的教育行业,早已从几十年前“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的终生事业转变成了“不求最好,但求最贵”的职业企划。

这种变化,只要“中国式家长”的忧虑一日不消失,就一日不可能被杜绝

而关于补课,从长远上来看,我们所能够做的,就是控制补课机构的“无序增长”,将补课行为牢牢地保持在一个固定的“圈子”里。力求做到在让家长们放心的情况下,也让学生们背负的压力得到释放。如此,才能够以最有效的手段解决补课行为产生的各种负面影响。

毕竟,孩子是什么样的,中国的未来就会是什么样的

教育内卷背景下:不可要被骂,不补课也没骂

学生补课的背后,是中国式家长的忧虑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