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批老师批得有点多,多数老师虚怀若谷,坦然“纳谏”,当然也有人沉不住气了。
下面调转矛头,批一批家长同志们。
“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的歇后语,就是这么来的。
校外培训火热,在职教师有偿补课现象的存在,家长是最大推动力。
辅导班是苗,家长是土壤。没有土壤,苗咋长?
水培吗?……貌似也不是不可以。
家长的教育焦虑,就个体而言,从一个人升级为“家长”那一天,就开始了;就全社会而言,至少20年前就开始了。
这种焦虑,浸到了家长的骨子里,浸到了社会的每一个细胞之中,不容易祛除。
弊端不除,辅导班就难除。或许会换一种形式,变成更烧钱的“一对一”。
必然会进一步拉大教育不公。
到底什么是教育焦虑?你可以说它是“起跑线焦虑”“名校焦虑”“985、211焦虑”;说到根本,都是“证书焦虑”。
无非一张毕业证的事儿。区别在于,发证的是清华北大,还是蓝翔技校。
马云说过,毕业证不就是一张纸吗?
当然,如果马云毕业于清华、北大,而不是杭州师范,可能就不这么说了。
如果我们把眼光放长远,放到半生、一生,马云的话,实在很有道理。
毕业证,当时再豪华,几十年后,也不过废纸一张。
除了证明你上过学,还能证明什么?能力和证书,并不等价。
还是用故事说话。
古时候,有人家里藏有两部祖传医书,家长——假设叫大明——就想利用这两部医书,做点好事。
可是,两书都是先人们传抄的,不正规,错漏百出,很多地方断简残篇,不知所云。
用这样的书拿去治病,只会害人。
大明于是叫来儿子——假设叫小明:
“小明啊,爹想让这两部书造福世人,可是错漏太多,怎么办呢?只好你来继承爹爹的未竟事业,努力学医,把这两部书订正好,把错漏之处改过来。”
两部厚厚的医书,每个字、每句话,想要验证,都要挨个去采药、实验、核对,非常不容易。
就算倾尽一辈子,两部医书完全订正完,也是不可能的。
大明于是说:“你从两本中选一本,去做修正工作吧。选甲还是选乙?”
小明不知道这道选择题,对自己的人生究竟有什么重大意义,没怎么思索,就说:“选甲吧。”
大明于是放心地去了(电视剧不都这样嘛,大明此时不去世,说不过去)。
小明继承父亲遗志,努力学医,奋力订正甲书错误,等到他垂垂老矣,终于订正完毕,可以造福世人了。
这时候,有了一个重大考古发现,人们在古墓中,发现了甲书的原书,内容几乎没有错漏。
和小明订正的书一对比,大家伙佩服得五体投地:和原书几乎一模一样!
小明水平太高了!人们感叹。小明太没用了!人们遗憾。
是的,他虽然水平高,但运气太差,恰在他完工之时,甲书的完整本出土,一生的工作成了无用功。
如果他当年选择乙书,情况会大不相同。
我把小明选择的这本书,换成大学的毕业证书,你有意见吗?
本质上,都是一张纸而已。
小明的这张纸,最终几乎化为乌有,看上去似乎很惨。
可他真的很惨吗?并没有。在执着于这张纸的过程中,他提升了自己,成了名医。
不是什么人都能让自己的能力,和这张纸匹配的。
也有的人,干脆没有这张纸,但靠着和小明一样的劲头,让自己拥有了超越这张纸的能力。
你说,这张纸还重要吗?
道理,我们懂,但很多家长,依然执迷不悟。他们的焦虑,已经外焦里嫩,烤到心里去了。
事实上,孩子是你的,但人生是他们自己的。你现在是家长,但终究要离开。
放手,让他们自己飞;他们飞得越早,你就越不必担心。永远用绳子系着,那不叫孩子,叫宠物。
放松。深呼吸。
高金国,笔名高了高,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专栏作者,高级编辑,著有《好父母养出好孩子——给家长的35堂教育思考课》《写给孩子的趣味中国历史》《少年读史记故事》等图书26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