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为啥现在大学生一个月1500不够花? 过来人道出真相, 别怪孩子攀比

又是一年高考季。轰轰烈烈的高考车轮碾过,成功收到心仪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准大学生终于可以放下心来,安心享受没有作业的高考假期

与“水深火热”的高中生活相比,传说中“轻松无压力”的大学也让不少人为之神往。

新鲜的大学生活让准大学生欣喜又激动,但是对于他们的父母来说,这份欣喜可能要打个折扣了

虽然每个学校的学费都大致相同,但生活费却是个非常主观,因人而异的东西

不少家长表示:即使自己的孩子已经足够节俭,依旧面临着一个月1500元的生活费“不够花”的情况。

为啥现在大学生一个月1500不够花?过来人道出真相,别怪孩子攀比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大学,都意味着一个新的开始。

不光学习环境迎来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学生的生活习惯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尤其是从小城镇考到一二线城市的学生,消费水平的骤然改变很容易让他们的钱包“迅速缩水”。

从2021年官方发布的大学生消费数据来看,在我国,72%的大学生都在依靠父母完成大学学业,而在这72%的大学生中,一个月的生活费在2000元以上的大学生占了将近半数

是攀比心理让这部分学生的生活费“居高不下”,每月1500都不够花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过来人道出真相:造成大学生生活费偏高的原因,有以下这几个方面。

①一线城市的生活水平本就较高

纵向对比全国各省大学生的生活费平均线,不难发现,在北上广深这类超一线城市,学生们的生活费支出要远远超过一些二三线城市的水平。

排名第一的是北京,在全国平均每月1500的标准线下,北京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可以达到3000元,几乎是其他省份的两倍多。

生活必需品的物价超出了平均值,学生的生活费飙高也变成了情理之中的事情。

②各类考试多,学生花在备考资料上的支出增加

大学与高中不同,除了期末考试,大学里的各项考试基本都不在本校内,这些考试不仅需要学生自行查询报名事项、准备备考资料等,还要求考生在临考前做好自己的行程规划

甚至有些难度较高的考试,需要考生自行报名辅导机构进行学习

买辅导用书、报名培训机构、预定考点周围酒店……这样一来,学生花在考试上的支出就占了生活费的大头。

③购买学习需要的电子产品

一进入大学,学生们就仿佛进入了一个“电子化”的世界。老师上课点名签到、相关论文的撰写、活动资料的准备,都是需要在手机或者电脑上完成。

像计算机、视觉传达等对专业性要求较高的专业,对电脑的要求就更高。高标准的技能展示要求,让学生们在电子产品上面的开销越来越大。

没有收入来源的大学生,每月生活费花销太大怎么办?不妨试试这几招

物价水平水涨船高,单单从大学生月生活费超1500元来定义“攀比”,无疑是非常片面的看法。单单从大学生月生活费超1500元来定义“攀比”,

想要在大学期间通过自己的努力“养活”自己的大学生,不妨从以下这几方面开始做起。

培养自己的记账习惯,合理约束自己的盲目冲动消费

电子支付在给人们提供方便快捷的同时,也暗暗助长了人们的冲动消费习惯。每天三笔两笔的小额支出,日积月累就会变成一个庞大的数字。

刚进入校园的大学生,社会经验相对欠缺。与其冒险尝试校外兼职,不如先从培养良好的消费理财习惯开始做起。

争取学校的活动奖金

为了更好的锻炼学生,为学生之后的成长道路铺路,多数学校会在大学期间举办各类竞赛活动

在不耽误校内课程的情况下,大学生可以尝试报名活动来历练自己。

一方面可以充实自己的大学时光,为简历“镀金”;另一方面,活动方为优胜者提供的激励奖金也可以缓解部分学生的经济压力。

写在最后

每个家庭的经济条件不同,对于“攀比”的定义也不相同。但家长们需要看到的是,在物价飞速上涨的今天,用之前的消费标准定义现在大学生的消费活动,得出的结果一定会是失真的。

与其一味责怪孩子花钱太过“大手大脚”而搞僵亲子关系,不如先与孩子共同约定每月花销,逐渐引导孩子合理掌控自己的花销。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