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一个月需要多少的生活费?
之前看到过一期关于这个话题的视频访谈,有的同学说两三千,也有的人说七八千,甚者有的同学每月需要两万元才够自己开销。
看完这个视频,我们先不说它的真实性有多高,但通过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大学生的开销都不低,虽不至于夸张到每月2万,消费支出偏高却成了铁打的事实。
现在的大学生是如何消费如何理财呢?每个月这么多钱难道真的都花在了“刀刃”上?
案例:
前不久遇到了放暑假回家的亲戚家孩子,谈到学校的生活我问她每个月需要多少钱生活费,她说至少3500元,还是在极度节约的情况下,有时超出预算金额就只能厚着脸皮和父母要钱。
我接着又问道:“3500元都不够吗?这都顶着你妈一个月工资了”。这并不是假话,在三四线城市里,一个普通的劳动力工资也就是3000元左右,多点的也不会超过5000元。如果家里有两人挣钱那生活还或许轻松一些,可要是一个人几千元的工资养活一大家子,还要负担起孩子的大学生活费,那压力可想而知有多大。
这个问题她并没有直接回答我,而是告诉我大学所要花费的项目,比如吃饭这是一项大支出,其次衣服、化妆品、通讯通勤费等等花费也不少。另外,和同学外出聚餐、出游也需要花费一定金钱,算来算去真的是不够花。
几年前上大学一个学期的生活费也就几千元,现如今连一个月都满足不了,对于普通家庭来说,供一个孩子上学支付几万元的学费成了小数目,更多的是每个月生活费居高不下。
大学生的“新一代”消费理财观:不够花、花费大,成了“共有现象”
不光是案例已经成了“共有现象”,似乎90%的大学生都觉得不够花,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事实上有很多钱并没有用在“刀刃上”,这也就造成了不够花、花销大的原因所在。
大学期间,恋爱消费占了一半之多,吃饭、看电影、买礼物等。
大学生谈恋爱是一件正常不过的事情,一起吃个饭、看个电影少说也得200元,节假日再为女朋友买件礼物,这钱还不得如流水哗哗地往外出,一个月下来3000的生活费有一半都花在了这上面。
有的大学生和女朋友在外租房子,房租、水电和日常生活开销远比住在学校要多得多。如果两人不在同一城市,来回探望的车票又是一项大支出,不得不说谈恋爱真的很费钱。
大学期间,男孩消费玩游戏,女孩消费做美容。
男孩爱玩,随随便便一个网游想要玩出点花样就得往里面砸钱,少则几百多则上千,买装备的时候真的是一点也不心疼。女孩天性爱美,在乎自己的脸和身材,偶尔做个美容,再办张健身卡,这钱就悄然无息的花完了。
大学期间,电子产品、名牌衣物的消费。
今天某个同学换了新手机,明天那个同学买了新电脑,想要跟随时尚潮流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一个名牌手机少说也得几千元,高达万元也不足为奇。与此同时,有的同学追求名牌,一件衣服、鞋子动辄几百元,这样的消费几千元自然是不够花。
除此之外,有的同学热衷于到各地去旅游,有的同学隔三岔五聚会,这些支出有些时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如果家里没矿,父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农民,就应该多想想你的一次消费父母需要付出多少辛劳,不要老觉得他们是理所应当。
大学里知识性“高消费”值得花,树立正确消费价值观才是王道
大学期间除了正常的学习外,有的同学也会为了提升自己去报一些其他专业的学习班,也有的为考级、考研、考托福做准备。
小编认为这类钱倒是该花,它不仅能够提升个人能力,也是在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哪怕学费贵一点、资料买得多一点,这些投入都是完全有必要的。
当然,在这方面花费超支,即便和家里人说他们也会大力支持,毕竟供子女上大学就是为了他们能够有更好的出路,这也是间接性地告诉父母自己在努力,以后可以变得更为出色。
有些钱不是不可以花,但要把握个度
大学谈恋爱花费点钱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为了博取对方的喜爱用高价来维护,这就未免有点说不过去,毕竟大学生的经济来源都源于父母,此时无论爱情有多么的浪漫,都应该理性消费对待,而不是随意地挥霍父母辛辛苦苦挣来的钱。
大学生兼职,满足自身需求也锻炼了自己
如果你的生活拮据,或家庭条件并不好,我们可以利用节假日做一些兼职,比如给学生补课,卖场做销售,再或者自行创业做些什么,这些都是可以的,拿着自己挣来的钱去消费才会花的心安理得。
兼职也可以扩大自己的交际圈,提升自己对社会的适应度,还能为大学毕业实习奠定基础,这些优势都是显而易见的。
结束语:
大学生高消费虽已成为“共有现象”,但更应该有效控制自己无节制的消费,否则又怎么对得起生你养你头发花白的父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