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教育的重要“转型期”,双减政策开始从“应试教育”转为“素质教育”,学生们面对升学的压力,学科教育成了人生的主战场,而艺术与科学渐渐淡出了教育的视野。
如今双减来袭,学科培训被送入“冷宫”,这些科目将成为“新宠”,不仅家长欣喜,连培训机构的老师也不会感到“无处可去”。
双减来袭,学科培训被送“冷宫”,这些科目成“新宠”,家长很欣喜
从“双减政策”的文件来看,主要是减轻学生两方面的负担,一是校内作业负担;二是课外辅导机构负担。
此消息一出,无疑让全国中小学生皆大欢喜,并且通知中也明确规定了小学生课后的作业量,有了延时服务之后,作业需要在六点半之前完成。
同时直接“取消了”义务教育阶段的课外学科辅导,其中有9大学科将被“打入冷宫”,包括数学、语文、外语、生物、化学、物理、地理、政治和历史,其中外语里包含俄语、日语和英语。
如此一来,很多家长都“慌了”,倘若学科辅导都被取消,那自己孩子的教育该何去何从,单靠学校老师能把孩子的成绩提升上来吗?
其实父母大可不必担心,清华大学教授在解读双减政策时表示,教育转型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办学方向也会从原来的学科培训转为“三个服务”。
在提及到的“服务”当中,有4个方向的科目将成为“新宠”,家长们应该感到欣慰,因为学生们的教育方式会更加绚烂多彩。
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民族文化本身就是中国教育的重中之重,因此开展研学旅行、书法、古诗、演说等培训,依然是国家所支持的对象。
科学类和信息技术类的教育培训:说到中小学的科学,就不得不提到编程科目,从小接触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基础,或许早已成为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对于像全脑开发这类科目,显然更受家长和学生们的欢迎。
基础制作与发明:科学要从娃娃抓起,而这里的“抓”不是单纯知识的灌输,更是动手能力的培养,只有让孩子们热爱科学,才能主动学习。
除此之外,体育和美育也将成为培训的重点。
看到这些“新崛起”的科目之后,相信很多家长都想跃跃欲试,为孩子报个全脑开发或是编程班,迎接未来的教育发展趋势。
这种想法虽然没有错,但想要为孩子选择正确的“兴趣班”,还需要从多方面考虑,兴趣或是主要来源。
学生的“兴趣培训班”该如何选择,考虑好2个问题,再给孩子报班
双减政策之后,会有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转型,从给孩子报“补习班”转为报“兴趣班”,但在选择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这2个问题。
第一:为孩子报的是“兴趣体验”,还是培养转型能力
有专家建议,如果想要在早期培养孩子的兴趣方向,家庭的熏陶或许是重点,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孩子只有对“兴趣班 ”有自己的理解,才能提升专项能力,而不仅仅是乐趣。
因此,父母在报班时,如果只是想让孩子体验,可以以“广度”为准;如果是专项能力,就要注重“深度”。
不要把孩子一天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想要“全面开花”,是一件“不可能能”的事情,父母还是少报这样的期望。
第二:孩子报“兴趣班”,是为了提升长处,还是为了“弥补缺点”
如果兴趣班只能选择两个,最好一个能提升长处,一个能弥补缺点。提升孩子的优势,考虑的是正向效益;但如果想弥补孩子的弱势,最好要顺势而为。
但总的来看,双减政策下,为孩子选择辅导班,一定要秉持着“减轻孩子学习负担,培养孩子兴趣爱好”的理念,倘若背道而驰,只会让孩子产生厌学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