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爆出,一位专门招聘“蓝领”的人力资源公司负责人给江苏一家电子厂招聘了月薪8000元的普工,工人刚到现场,就被隔壁的电子厂以月薪1万元抢走了。对此现象,该负责人表示,现在“所有工厂都缺人”。相比蓝领就业市场的乐观景象,本科生、研究生这样高学历人才的就业状况很惨淡,好岗位难找竞争大,薪资还只有蓝领工人薪资的三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真真正正的被秒杀的渣都不剩。鄙视链倒置,以前带有高学历光辉的人才被大量低学历的普工看不起,一纸文凭在当今这个社会到底有几分几辆的重量?
当文凭成为“文化通货”
文凭是持证者教育程度的象征,是接受过相应学习和训练,拥有特定才能和发展潜力的一种凭证。它产生于工业革命时代,是继师徒制之后出现的一种显性教育凭证。1978年,矢仓久泰对这一转折做过细致描述:“根据一个人在十八岁的某一天所取得的成绩如何,即可决定他的一生”“决定一个人一生当中在社会上所处位置的社会”。自此,文凭社会正式拉开序幕。
文凭之所以被人们信任并能在社会上广泛流通成为“文化资本”的原因与工业化社会的时代背景分不开,工业化企业由社会化生产支持着,创造了成千上万的岗位。但是依靠师徒制来推荐人才是无法满足庞大的职位缺口的,所以文凭成为筛选人才的门槛,是获得职业的准入证。另一方面,现代学校制度的普及,为大规模的人才教育和文凭的颁发提供了基地和可能,但是也在无形当中培养出了同质化、缺乏反抗和创新意识的人。
教育功能被异化,只重视学历的获得,忽视了教育的本真。考文凭也使得大量学生有了堂而皇之的理由逃避就业与实践,啃老兼享受生活。
文凭也通货膨胀了?
教育资源在普及的同时,也出现了所谓“文凭通货膨胀”的现象,以往被人们推崇备至的文凭,在社会上不再具有准入证的效力。大量有着高文凭的人找不到适配的工作,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真正做起事情来还不如一个早进入社会但没什么文凭的人。
另一方面,文凭的批量发放也导致文凭被过度消费,出现了没什么技术含量的体力劳动也要求本科、研究生学历的现象。例如近些天出现的卷烟厂工人要求本科学历、火锅店招服务员要求985学历毕业的现象。这些现象都让我们清醒地看到:教育如果迷失了自身的价值追求,当人们为拥有文凭的花环而劳碌奔忙时,我们的社会最终收获的可能是文化的荆棘。
文凭还有存在的意义吗?
在刚建国的五六十年代,物质资料匮乏,想要好好读书是一种奢求,所以我们父辈的教育水平都不高,他们总说“自己一辈子就是吃了没文化的亏”,所以我们从小被教育的就是考上大学一辈子不用愁,可是毕业了才发现自己被骗了那么多年。可是,这怎么会是文凭的错呢?文凭是人创造出来的,是人在赋予它意义,决定文凭是否还有意义的,也终究是人。
在最初设置时,文凭需要用能力换取,文凭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拥有者能力的证明,但人们始终没能完美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在一天之内怎样考察一群人用三年、六年甚至十几年练就的能力?考试被普遍认为是最有效的方式,但却不是完美的方式。因为考试的存在,越来越多的人,为了获得文凭,不是去深耕知识和能力,而是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去苦练应试技巧。当能力的合理考察变成考试技巧的恶性竞争,文凭也必将变得毫无意义。
所幸社会各界尚能洞悉现状的危机,也开始为解决文凭难题做出努力,“双减”、“五五分流”等文件、政策的相继出台,将注重能力培养的职业教育、技能培训推向了新的风口,如果有关政策能得到良好的执行,拯救的将不仅仅是日渐无用,随时被秒杀的文凭。更是拯救了砸锅卖铁向校外培训机构缴纳智商税的家长,还有为了练就考试技巧,正在将自己变得“百无一用”的学生。
参考文献
[1]《文凭社会的逻辑及其批判 ——透过文凭追逐及异化现象》杨运强
[2]《文凭的花环与文化的荆棘 ——柯林斯<文凭社会:教育与阶层化的历史社会学>评价
》李为民
[3]《文凭还重要吗—读<文凭社会>》刘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