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读书都是普通人改变命运的一条捷径。
古时候讲究“学好文武艺,货卖帝王家”,而现在学历越高,学府越好则意味着将拥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更雄厚的人脉未来拥有更多选择的机会。
有很多人经常拿着某某知名企业家是初中毕业或者小学毕业,来标榜“读书无用论”。
可这样的人在社会上少之又少,更多的成功者还是来自于那些名牌高校。
(一)、“离经叛道”,天之骄子落凡尘
相信在很多人年幼的时候,经常会听父母讲:“咱们一定好好学,将来考个清华,北大。”自此,清北之梦,便在心中生根发芽。
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会渐渐地发现,原来这两所大学,是如此的可望不可即。原来普通而又平庸的我们,即使付出了千百倍的努力,也与之相距甚远。
可有这么一个人,他凭借着天资聪慧,无需过多的努力就取得了660分的好成绩,也顺理成章地进入中国最高学府之一的北大就读。
可他在2008年入学,却又在2011年退学,转入北京工业技师学院就读。在世俗的眼光中,他或许是一个“傻子”,放着好好的北大不读,去读一个专科。
在这个信奉“是本就比专强”的年代,莫说是北大,就算是不入流的私立本科,也总比专科要强。不过,他的想法就是如此的与社会环境格格不入。
他的名字叫作周浩,他就是那个一心要摆脱世俗桎梏,一心要追求所热爱的事业的“叛逆者”。如今,十年已经过去,从北大退学的周浩怎么样了呢?
周浩在北工业毕业后,留校当了五年的老师。随后,他投奔北工业原院长童华强麾下,加盟其所创办的教育咨询公司,成了一名职业教育咨询师,也就是“老师的老师”。
他的学生们有博士毕业生也有硕士毕业生,大都来自于工艺美术高级技工学校,是景泰蓝和雕漆方向的专业课教师。
周浩的主要教学任务是指导工美建设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在日常教学中,他总是会先行给大家讲演一遍,而后让“学生们”轮番上台展示各自的教学策划活动。
接着,周浩再对其一一进行点评。他总是会耐心地给每一个人指出自己的不足,也总是悉心地照顾每个人的小情绪。
当然,周浩能够走到这一步,也是非常之不易。他在北工业期间,学习的是通过程序控制机床加工金属零件,这与景泰蓝的制作可以说是毫无关系。
为了能胜任这份工作,周浩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拜访了多名工艺美术大师,还曾在一线岗位工作过,以达到对景泰蓝一百零八道制作工序烂熟于心的目的。
其实周浩大可不必如此,他只需要将“沟通”做到极致即可。
不过他认为自己既然选择了职业教育这条路,就要全身心地付出,只有充分了解了“学生们”的专业,才能更好的因材施教。
(二)、术业有专攻,有志者事竟成
在我们传统的认知里,职业教育属于“不入流”的行当,去读技校或者专科的孩子,一定会不如本科出身的学生有出息。
周浩却并不作此想,他想用自己的努力证明,职业教育并不一定比本科教育差。
他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是职业教育的受益者,我对这个行业有着很深的感情。现在为技工院校提供的咨询服务,能使职业教育变得更好我希望,更多技工院校出来的孩子能被大家看见。”
他的恩师童华强认为,周浩是职业教育的一个标杆,他的经历能让更多人知道,并非职业教育就是低人一等,就一定比旁人差。
当年周浩从北大退学选择北工业一事,在网络上闹得沸沸扬扬,当时他本人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拒绝了所有的采访。
如今,他对这些早已释然。每当有人问及他当年的事,他总会云淡风轻地说:“过去的事,不必再想对不对。”
那么,当年的周浩为何会放弃北大呢,要知道北大毕业生在中国非常吃香。不论周浩是否会从事本专业,他都能凭借这个名号找到一份令人艳羡的工作。
而且,学校里的学生和老师层次都非常高,即使他最后一事无成,也能靠着人脉而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况且,不论他的父母走到哪里,都可以骄傲地说一句:“我儿子读的北大!”
其实归根结底,就四个字:性格使然。周浩并不是我们印象中那样略显呆板的“学霸”,他还算是比较健谈的。
因此,他并不是那种孤僻型人格。周浩自幼有着很强的动手能力,小时候父亲给他买的各种玩具,他都能拆下来再原封不动地装回去。
在初中的一节手工课上,周浩接触到了组装模型。自此,一旦有课余时间,他都会做这件事情。
当然,他的学习成绩在班里一直都是名列前茅,所以父母对这项兴趣爱好也未过多的干扰。上了高中以后,学习压力愈发地大了起来,母亲就劝他暂时不要再拼接模型,将全部的精力用到功课上。
不愿让父母失望的周浩,一口答应了下来。他潜心扑在书本上,只是利用一小部分时间来研究组装模型,当然他只会挑父母不在的时候,才把宝贝拿出来。
因为他每次考试都是年级前三名,家长也没有多疑。2008年周浩在高考中取得了660分的好成绩,在整个青海省的理科生中排名第五位。
周浩觉得自己已经按照父母的意愿完成了高考,选择学校和专业一事,应当跟随自己的意愿。
周浩想进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就读,要知道,凭他的成绩可以选择该院校的任一专业。
可父母却坚决让他报考北大的生命科学院,眼见周浩不肯,他们叫来了家里所有的亲戚朋友。无奈的周浩拗不过父母,只好听从了他们的意见。
入学之前的周浩,对大学生活还是有所憧憬的。可当他真正坐进课堂的那一刻,才发现自己与这里格格不入。
他认为,自己根本就不属于这里。那段时间的周浩充满着迷茫与彷徨。
于是,他在大一结束后,选择了休学。这期间他去过工厂的流水线,也当过快递小哥,饱受雨雪风霜。
本以为经历此番后自己的心境会发生改变,可回到校园后,周浩却变得愈发沉闷。在经过一番苦思冥想之后,周浩终于决定退学,毅然就读北工业。
面对这样一个北大学子的到来,北工业全校为之振奋。学校领导专门开会讨论,为周浩量身打造了一套教育方案。
这三年期间,周浩觉得充实无比,或许对他来说,北工业要比北大,“强之百倍”。
(三)、人各有志,不应强求
周浩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句话: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诚然,北大生命科学院,是无数莘莘学子可望而不可求的梦想,但对于周浩而言,这简直是人间炼狱。
他所热爱的不是生命科学也不是文学,而是机械工程。当初周浩选择北航,就是看重其工科之优异,可他的父母,为了名头好听,偏偏为其选择了北大。
如果周浩与父母可以各让一步,在北大与北航之间,选择清华或者选择哈工大,想必就不会有后来周浩退学之事。
在很多人看来,周浩的行为有些荒谬,其实他是非常有主见的,没有人云亦云也没有服从命运。
倘若周浩继续在北大生命科学院攻读下去,他必定不会取得太大的成就,而且整日郁郁寡欢,说不定会患上什么疾病。
其实,周浩是做了很多人想做而又不敢做的事情。有多少人,大学选择的专业,是自己喜欢的,还不是为了个本科生的头衔,而默默承受着一切。
周浩的形象有些类似于加缪小说《局外人》当中的莫尔索,书中的莫尔索行为惊世骇俗,言论不为常人所理解,表面上看非常荒谬而又不近人情。
其实,他只是不想随波逐流,只是想用这种荒谬的方式,来对待这个荒谬的世界。
周浩就是如此,大家都觉得北大好,都觉得北工业与北大相比,卑微到了尘埃,可周浩偏偏就选择北工业,他想用自己的行动向父母证明,当初他们干涉自己的志愿填报是多么的愚蠢;他要用实际行动向那些劝他莫要“走上歧途”的人证明,不论本科还是专科,只要是自己喜欢的,就一定能够有所成就。
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道路的权利,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人生是自己的,凭什么要按照旁人所规划好的未来而走,凭什么要活在旁人的目光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