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想上清华,但现实是绝大部分人都考不上清华。
对于普通人来说,清华就像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梦醒过后,还是要回归到现实生活。
然而广西有一名学子,为了心中的清华梦,前后14年经历了10次高考。
这14年,他把名校考了个遍,其中还有和清华齐名的北大。
他却全部放弃。
这名学子表示:我只上清华。
他就是“高考疯子”吴善柳。
2014年,32岁的吴善柳以钦州市理科状元的身份,成功拿到了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此消息一传出,引起巨大的轰动。
有人认为他动机不纯,纯粹为了赚取高额奖金。
也有人认为他浪费了国家宝贵的教育资源,这种行为不值得提倡。
如今多年过去了,很多人对这个“高考疯子”仍然充满好奇。
他现在过得怎么样了?
1982年,吴善柳出生在广西省浦北县一个普通小乡镇的教师家庭。
父亲是乡镇中学副校长,母亲在学校食堂上班。
显而易见,在80年代的农村,吴善柳的家庭背景属于极好的那种。
虽不算富裕,但胜在知识氛围浓厚。
其他农村小孩还在玩泥巴捉迷藏的时候,他已经开始背古诗了。
在吴父的教导下,吴善柳小学、初中的成绩在班里都名列前茅。
中考结束,他便被县城里教育资源很好的浦北一中录取。
吴父看到自己的儿子考上了当地最好的中学,心里十分自豪。
在他看来,这都是自己教得好啊!
就这样,吴善柳上了高中。
这里的学生是整个县城抽上来的好苗子。
吴善柳虽然成绩优异,但还算不上最拔尖的那一个,这让他更加不敢松懈了。
他的生活极其枯燥,除了上课就是看书,几乎不怎么与同学交流。
同桌曾说他太内向,他也不以为意。
“比起复杂的人际关系,我更愿意学习。”
经过3年的埋头苦读,2000年,18岁的吴善柳走上了高考的考场。
但那一年,他发挥失常了,与大学失之交臂。
吴父知道后,也没有露出失望的表情,而是鼓励儿子复读。
“一次失利算不得什么,儿子,我相信你一定能考上大学的。”
在父亲的鼓励下,吴善柳重拾心情,在母校重读高三。
其实,吴善柳算不上多有天赋的学生,但胜在肯努力,肯下功夫。
复读过后,他考上了211名校:北京交通大学。
吴善柳对此不是太满意,但还是选择了收拾行李去上学。
清华大学离北交大不远,开学报到的第二天,他便参观了清华大学。
这次的参观经历,彻底改变了吴善柳的人生。
清华的学习氛围浓厚,简直就是为学习而生的地方。
吴善柳心里受到了极大震撼,觉得这才是大学该有的样子。
可他已经是北交大的学生了,如果想要上清华,这意味着他要重新参加一次高考。
当时的吴善柳,没有想到还有退学重读这一可能。
北交大是理工科院校,他学的专业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
“我对这个专业一点兴趣都没有。”
因为不感兴趣,吴善柳不再像过去那样刻苦学习,而是沉迷于网络世界,无法自拔。
就这样浑浑噩噩度过了大学4年,吴善柳开始了自己的打工生涯。
因为在大学里没有学到任何有用的知识。
他在北京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其他地方也是如此。
在找工作的时候,吴善柳发现拥有清华和北大毕业证的学生更有优势。
很多大公司都会优先考虑他们。
这让吴善柳很是羡慕。
这种羡慕,在他只能跟着老乡去工厂流水线打工时达到了顶点。
流水线又苦又累,经常12小时连轴转,还有人专门监督,每天都会有一个量化的产品指标。
在这里待上一年,整个人如同行尸走肉,疲惫不堪。
这不是他想要过的生活。
而那些从清华走出来的学生,似乎很顺利就能得到高工资、好待遇。
吴善柳下定决心,要改变当下的处境。
“我要回家考清华。”
可能连吴善柳自己都没有想到,他的复读之路会如此漫长。
当时已经是2007年,距离他抛下高中课本,已经过去了6年。
3个月后,吴善柳走进高考考场,成绩很快出来了,他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
虽然北京师范大学位列“双一流”,但这不是吴善柳的目标。
他选择了再次复读。
此后3年,每一年他都参加高考,每一年都被非常不错的大学录取,诸如中山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
时间来到了2011年。
这一年,吴善柳被北大本硕连读医学专业录取。
浦北中学的校长高兴不已,在校门口贴出大字喜报,并噼里啪啦放起了鞭炮。
不过这份高兴并没有持续多久,因为吴善柳并没有去北大就读,而是选择了再次复读。
放弃北大医学专业,吴善柳的解释是自己从小害怕见血,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
“我听说医学部的学生只能在本校待一年,缺乏北大的氛围。”
对于普通的高考生来说,能考上北大的确值得庆祝,但吴善柳不一样。
自从他选择复读后,年年都会参加高考,也不在乎多一次两次。
2012年,吴善柳考上南京大学,放弃就读;
2013年,吴善柳考上同济大学,放弃就读。
时间终于来到了2014年,这一年,吴善柳成功考入清华。
不过颇具戏剧性的是,录取他的专业还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
这一年,他32岁,距离第一次参加高考,已过去14年。
考入清华的吴善柳开心不已,主动对父母说:
“我们摆几桌酒席庆祝庆祝吧。”
吴父吴母答应了。
相信很多人心里都会产生疑问,吴善柳这一考就是十几年,他的父母真的不反对吗?
有记者采访吴善柳老家的邻居,邻居说吴善柳父亲有一种读书人的孤傲,表面上礼貌客气,骨子里却有种清高,不太爱和周围邻里打交道。
吴父最为看重的一个荣誉,是地方上拿到的“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就在吴家客厅里挂着。
吴善柳也说,有些别人眼中不那么重要的事,对父亲来说可能是非常重要的光荣时刻。
所以,“优秀教育工作者”这一称号,在吴父眼里,是他的高光时刻;
而在吴善柳眼里,只有考上清华才算得上是他的高光时刻。
2018年,36岁的吴善柳又一次大学毕业了。
也许是年龄过大,没有工作经验、缺乏竞争力,他没有去知名企业应聘,而是决定在郑州的一所私立中学担任数学教师。
没有选择去公立学校而去私立中学的原因是:他已经过了35岁,错过了招聘编制教师的年龄。
如今的吴善柳,已经40岁了。
因为他的名气,再加上多年的高考经验,很多家长都愿意将自己的孩子送到他的班上学习。
写到这里,吴善柳的故事暂时告一段落。
然而,他留给我们的思考却远未结束。
从第一次参加高考到最后一次,14年的时间里,社会的高速发展足以改变很多东西。
而对吴善柳而言,将全部赌注押在高考一场战役上未免有些得不偿失。
如果时光重新来过,不知他会对自己的人生作出何种选择,或许现在的生活将会是另外一番光景。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该看到的不是对错与否,而是吴善柳身上的这股绵延不绝的动力和韧性。
这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劲儿,用在合适的地方,将会为我们带来无法想象的力量。
撒贝宁说:
“千万别相信什么‘人生别输在起跑线上’,只有百米短跑才那么在乎起跑线。人生是一场马拉松,大家一起出发,谁能坚持到最后才是关键。”
我想对每一位参加高考的学生说:
不管你是否在这次高考中取得了理想的成绩,我都希望你在往后的日子里抓紧手中的帆,稳扎稳打地驶往心中的殿堂。
你一定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