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说:
不久前,中国青年报报道了“《Nature》发文硕士回家当公务员”的消息。当事人回应,就他选择的岗位,科研经历并不会浪费,反而能更好地帮助自己。
关于他的选择,网上热议不断。但在作者看来,很多时候,如果做不到感同身受,保持沉默就是最大的善良。
Nature发文硕士回乡当公务员:
最顶级的自律,是克制纠正他人
最近,浙江理工大学硕士郝治伟做公务员的新闻上了热搜。
硕士去考公务员本是很常见的,但他却不简单。在期刊《Nature》上发表了一篇论文,还是第一作者。
用一高校教授的话来讲,在硕士阶段以一作身份发表Nature论文,其科研能力绝对能排上前1%。
也正因如此,该教授极力反对郝治伟去做公务员,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劝他,希望他立即辞职,重新投身科学研究。
教授的出发点没有恶意,只是不想学术界少掉一个人才。
然而无论初衷怎样,都不是干涉别人选择的理由。
知乎上一条高赞评论让我印象很深:“难道说他有科学家的天分,就必须要去当科学家吗?”
诚然,天分意味着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拥有比别人更大的优势。
但这并不意味着,一个人退出这个领域的权利也要被剥夺。
站在旁人的角度上,你也许会觉得可惜,但你能说这是错了吗?
“不要干涉别人的生活,就算为了对方好,这也是他的人生。”
1
想起清华大学某教授曾写的一篇文章,字里行间也是满满的意难平。
他有位亲传弟子,各方面都很让他满意,属于那种“话不多,能出活”的学生。
做项目、发论文、出席国际论坛、国外名校交流……他将自己拥有的资源倾囊相授,而这位学生也没有让他失望,从硕士到博士后,一直都是同辈中的佼佼者。
可就在教授觉得自己一手培养的学生,即将在学术圈大展宏图时,对方突然选择去一所中学当老师,理由是这几年搞学术太苦了,不想再这样苦下去了。
教授当然不肯接受,觉得像他这样的人才,去当中学老师根本就是明珠暗投。
为此,他不断给学生做思想工作,还把学生的亲朋好友全联系了一遍,只想把他留在学术这条路上。
甚至把退休的老院长请了出来,觉得学生就算不给自己面子,也该给院长面子。
可这一番苦口婆心,非但没让学生回心转意,反而逼得对方痛哭流涕,最后闹得不欢而散。
在这件事情上,你很难说他做错了。毕竟“爱之深,责之切”,越是苦苦相逼,就越能体现他对爱徒倾注的心血。
然而当他以居高临下的姿态,觉得对方本该如此,他并没有站在对方的位置上,考虑自己倾尽全力给的,是否就是对方想要的。
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无非就是选择自己想要的,然后承受自己选择的。
尤其对于一个为某项事业奋斗多年的人,当他决定离开时,必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作为旁人,即使有再多的不解与遗憾,也不是干涉别人选择的理由。
2
日常生活,或身处职场,不知你是否听到过这样的声音。
“你就是干这行的料,听我的总没错。”
“我是过来人,还能骗你不成?”
“你这年轻人,怎么就不听劝呢?”
以“过来人”的身份自居,对别人的生活妄言谬评,仿佛世上惟一好的活法,就是自己的活法。
也许,这些过来人有过高光的人生。但是时代不同,每个人所处的境遇也不同,成就你的活法,未必就适合别人。
某热播网剧中,有这样一段情节。
洪河是个很有天分的少年棋手,年纪轻轻便通过冲段赛,成为职业棋手,签约顶级俱乐部。
此后,他更是在各种比赛中脱颖而出,代表国家征战国际少年围棋赛。
可就在这一刻,洪河突然宣布退赛,并且告别围棋。
这个选择,遭到好友时光的坚决反对。
哪怕洪河反复强调这是自己的决定,时光仍然不依不饶,不停对他说:“你这么做,以后一定会后悔的!”
不厌其烦的洪河,索性从此避开了时光。
而时光为了让洪河改变主意,跑到洪河乡下的老家蹲点,偷偷跟踪他,最后才发现他是去医院照顾已经中风的父亲。
原来洪河的父亲一直想让他继承自己的瓦窑厂,为了这件事,洪河直接离家出走。
如今父亲中风,洪河满怀歉疚,于是选择放弃围棋,完成父亲的心愿。
生性倔强的洪河,不想让别人知道这件事,却不想自己在病床前端茶送水的一幕,被时光给撞见了,最后搞得人尽皆知。
好友的关心,一旦像这样过了度,转而成为洪河心中的痛。
现实中,这样的情况其实很多。
你觉得自暴自弃的选择,背后都是难言之隐;你以为不可理喻的决定,背后全是言不由衷。
正如巴甫洛夫说的那样:“无论什么时候,都别以为自己已经知道了一切。”
要知道,同样的世界,落在不同人的眼里,有各自的参差斑驳。
与其居高临下,用自以为完美无瑕的观点,去左右别人的人生,不如专注于自己的生活。
因为很多时候,如果做不到感同身受,保持沉默就是最大的善良。
3
当然,不是说人与人之间不该存在所谓的指导。
毕竟在这世上,没有谁的人生观是凭空而来,我们从小到大,也或多或少受到外界各种观点的影响。
可同样的,每个人都有独立的灵魂,没有谁的生活是完全复刻他人。
对别人的指点,一旦过了度,便成了指指点点。
在此,基于自己的生活经验给出3条建议,仅是“指点”,希望能帮你更好地和身边人相处,实现彼此的共同成长。
1.多谈事实,少论对错
什么是事实?一盘菜放了10g的盐是事实,是客观的,具体的。
那什么叫“少论对错”?就比如两个人吃同样一盘菜,你觉得咸了,我觉得淡了。
这能论谁对谁错吗?不能,因为这是个体差异,而差异无论对错。
与人相处也是这样,你能做的就是将客观事实摆到两人面前,至于别人对这个事实作何感想,你无权也无必要去干涉。
一个人成熟的最大标志,就是知道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而且明白这些差异并不那么重要。
2.帮人指路,而非铺路
阿德勒学派的心理学家岸见一郎问过这样一个问题:
“你看到一个口渴的人,而你又知道附近有溪流,那你应该做什么?”
几乎所有人都回答:“告诉他小溪在哪里。”
岸见一郎微笑说:“是的。可惜很多人做的,是拉着这个人到河边,把他的头按进河里,逼他喝水。”
在这世上,能为自己负责的,永远只有自己。
对于别人,恰到好处的帮忙让人铭感,而漫无止境的铺路却让人厌烦。
毕竟都是成年人,没有人愿意将人生的主动权拱手他让,像提线木偶一样生活。
所以,当别人需要你的帮助,要懂得点到即止,而不是借此机会,在别人的世界里招摇过市。
否则,你所认为的无所保留,带来的注定将是彼此的渐行渐远。
3.逼别人,不如逼自己
想起前段时间爆火的北大数学天才韦东奕。
他的父亲韦忠礼是数学教授,因此也很希望儿子能像自己一样,在数学领域有所建树。
可他把儿子“留住”的方法,和开头的两位教授相比,则大有不同。
他从没有强迫韦东奕去学什么,而是自己在家摆满了数学专著,一有空就埋头研读,学得不亦乐乎。
韦东奕每每看到父亲沉迷学习的模样,潜移默化中就对数学产生了好奇。
在这种氛围中,父子俩日常的娱乐活动很快就变成了“我们弄一道数学题来做做吧。”
如今的韦东奕,与其说是父母的奋力托举,不如说是良好氛围下的水到渠成。
人生在世,逼别人,不如逼自己。
当你逼着自己成为更好的人,你的一切改变,会潜移默化地影响身边的人。
4
写在最后
“人之患,在于好为人师。”
这个世界是复杂的,许多人们能看见的成功,也是诸多因素叠加的结果。
而这些因素,有些是可控的,有些是不可控的,以至于很多成功人士也难以明说,自己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这个位置的。
自己的人生尚且难以条分缕析,又如何指望用同样的轨迹,去成就别人的人生?
“人生的道路该如何走下去,这问题要由自己去阅读、去思考,才能想出答案。在这方面,别指望别人能传授你什么。”
这世界熙熙攘攘,众说纷纭,本就没有统一的对错标准。
撇去想要纠正别人的欲望,彼此之间无非就是平等的讨论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