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粗心背后的真实原因不得不看

学生学习考试,会有这样的一种错觉,平时做过的,眼熟的,到了考场也一样能够做出来。然后在考场上失误之后把一切问题理所当然地归结于“粗心”二字。

勤藤教育提醒,“粗心”并非一切失误的挡箭牌,我们应当看到失误背后存在的问题,才能有效地及时处理解决。

一、知识掌握情况

之所以平时眼熟而考试的时候做不对,很大程度上可能是知识点掌握不够熟练,相似题型也只是达到了熟悉,但没能深入理解。

想要做到准确掌握,免不了平时的习题练习,在做题的时候更应当思考出题者的目的,也就是要考察的知识点,定期的反复练习有助于我们能够长久记忆同类型的题目,加深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二、学习习惯上的粗心

平时做作业做练习的一些习惯会呈现在考试结果上,平时就不足够认真,到了考试自然也不可能一下子就完全认真起来。

考试和日常学习的区别在于学生自身的态度,如果能将平常的练习和作业当成考试一样,保持认真对待的态度,一些非智力因素的失误也就能有效避免,比如答题步骤清晰,书写规范,审题认真等等......

如果说考试是反馈平时学习情况的一种方式,那么反过来我们也可以用考试的模式要求自己平时学习过程中注意哪些细节问题,两者相辅相成,帮助我们学习更上一层楼。

三、做题太急

有不少同学会有这样的情况,不是没有做对题目的能力,但第一遍做题的时候总是会有所疏漏,第二遍的时候又能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也就是所谓的审题不慎,做题又过于着急。

平时我们尚且有时间可以改掉重来,但在考场上时间分配也是比较紧张的,多数同学并没有回头过来检查的时间。

这就需要提升我们做题的准确率,尽可能要求自己审题时细心,做题时准确。不要觉得稍微做错一点没关系,反正可以改,这种心态反而可能会助长自己失误的可能,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在关键时刻不掉链子。

偶尔的“粗心”在所难免,但请不要把这当成逃避问题的借口,勇敢地找到自己不足的点,加以改正,我们才有可能越来越好,堆积的问题只会让我们今后的学习之路越来越艰难,勤藤教育希望各位学生都能尽早正视自己的问题,积极自信地成长!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