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千头万绪,但其中往往最令人头疼无外乎两点:一、文种类型多样,格式难以把控;二、不了解文种类型,思路难以推导。因此,学好技巧,才能让我们上考场从容应对。
一、公文写作的“格式规律”
(一)基本理念:
1.公文的基本要素构成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
2.实际写作中需要我们以五大基本要素为出发点,结合题目本身具体界定公文格式,如:
(二)例题:
假如你是一名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请结合“给定资料1~2”,就政府如何更好地营造适合企业创新发展的环境,给上级部门写一份建议书。
要求:(1)建议明确,具有针对性、可行性;(2)紧扣材料,重点突出;(3)结构完整,语言流畅;(4)不超过500字
通过审题我们知道影响格式的信息有:
1.身份:发文机关-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主送机关-上级部门
2.文种:建议书(以提建议为主的文书)
3.内容:建议-政府如何更好地营造适合企业创新发展的环境
此题是下级单位向上级单位呈送建议书,相对正式,且题干也能合理推导出格式要素,故此题目格式应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
(三)结论:基本原则就是越正式格式要素越齐全、越口头如讲话稿等格式要素越少,呈现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即可。
二、公文写作的“思路推导”
(一)基本理念:公文写作整体思路为:发文事由、主体和结束语三部分。
(二)具体部分:
1.发文事由,也即开头,其内容常见为与发文意图相关的背景问题、目的意图、政策理论等构成。
2.主体,主要内容由发文意图决定,如上述例题要就政府如何更好地营造适合企业创新发展的环境,给上级部门写一份建议书,说明内容应该以写营造适合企业创新发展的环境政府该怎么做的建议措施为主。
3.结束语,根据不同文种判断有无结尾,若有是呼吁号召结尾,如推介书、倡议书等;或惯用语结尾等,如批复等法定公文常用惯用语结尾“特此批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