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大学生活是人生中一段不可多得的美好经历,少了高中时期巨大的学习压力,有了更多的选择和自由,相信每一个同学在入校前都充满了期待。
不过高校生活最直接的一个不同,就是同学们要离开父母,独立面对集体生活,宿舍成了学生们的“另一个家”。可如果室友关系不融洽,同学们的苦闷就可想而知了。
大学生与室友长期不和,搬出去后留下一句话:“花钱消灾”
小娜是某二本高校的女生,提起宿舍她有不少烦心事要说。我们知道,高校面向全国招生,一个宿舍中可能来自各个城市、各种家庭的孩子都有。
宿舍中有位同学,开学不久就引起了小娜的反感。小娜住在上铺,有一次饭卡不小心掉在地上自己没察觉,后来却在室友“大姐”的书桌上发现。
当她要回饭卡时,大姐已经拿去打过两次饭,理由竟是“自己在宿舍捡到的”。明知是室友的东西,捡到却不问一声就拿去刷,这种行为让小娜觉得很惊讶。
不久后大姐跟班里同学谈起恋爱,晚上熄灯后还依然煲电话粥,大家私下都对其不满。可无奈的是,当小娜站出来指出这种不妥行为时,其他几个女生却默不作声。
虽然打电话的情况好转些,可小娜自己却成了得罪人的那一个。此后宿舍里大事小情,大姐总是用“双标”的态度挑剔小娜。寝费的丢失更让矛盾升级。
大姐作为舍长,负责保管寝室公共费用,有一天突然称放在抽屉里的80块钱没了,话里话外还暗示小娜可能性大。据理力争之后,小娜选择搬出去住:就当我花钱消灾,换个安静日子。
大学舍友可能情同兄弟姐妹,也可能形如陌路
好的室友真的是人生中一种宝贵的财富,不仅能让高校生活变得更有滋有味,即使毕业多年,回想起这段青春岁月,也常常令人感到幸运。
对于很多人而言,大学毕业就马上迎来职场生涯,想交到真挚的朋友变得更不容易。感情深厚的室友可能像兄弟姐妹一般,常年保持着联络,不时分享自己的生活。
但并不一定所有同学遇到的室友都友好,每个学生的生活习惯和处事风格不同,发生矛盾时,往往各自觉得对方的问题比较大,长时间无法调和可能室友也成了陌路。
所以很多情况下,大学生选择搬出去住,不是因为对硬件环境太过挑剔,受不了几个人同住一个宿舍,而是难以忍受室友的一些行为,又无可奈何,只能选择“破财消灾”。
很多家长难以理解,为何学生之间的矛盾至于如此?同学之间本就是一起学习,平时谁用了点别人的洗发水、打电话声音大些,好好沟通不就行了吗?
可实际上并不是所有同学都那么容易“沟通”,加上大学里,管理相对宽松很多,熄灯后同学们是否按时睡觉,主要靠学生自觉。有的同学可能就不会顾及其他室友了。
跟室友合不来,可以申请换宿舍或走读吗
室友关系对学生确实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影响,部分高校已经开始重视起这样的问题,让同学在入校前,填写一些关于个人习惯的问卷,尽量将习惯相近的学生安排在一起。
大部分高校还没有这样的福利,不过如果学生真的跟室友难以调和,严重影响学习,可以向辅导员老师提出申请换宿舍的需要,要是有可能的话老师会帮助学生。
在走读问题上,学校就要更为严格了。高校设立查寝制度,正是出于对学生安全的考虑,不允许随便在校外住。所以原则上是不能私自搬出去的。
除非学生存在一些特殊病况或特殊原因,不适宜住集体宿舍,那么在家长知情后,才能申请走读。校外租房虽然可以实现独居,但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同学不宜随便尝试。
不过笔者认为,大学生室友关系的问题,很有必要摆在一定高度,需要高校和家长共同的关注。他们宁可花钱租房,也不要体验难得的集体生活,背后有着诸多无奈。个人认为,学校不妨设置一些宿舍条例,让辅导员对一些打扰他人的学生,给予适当干预,或许这类问题可以进一步缓解。
话题:你如何看待大学生校外租房呢?(欢迎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