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

新高考下, 生涯规划教育已成大势所趋, 一篇文章教你科学规划

导语:新高考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近日,继河北、江苏、辽宁等省份实施“3+1+2”的新高考模式后,安徽、吉林、甘肃、黑龙江、江西、贵州、广西7个省份也加入了这种新高考的模式。也就是说,这些地区2021级入学的新生将会成为第一批参加新高考的考生。

由于新高考涉及到考试科目的选择,而考试科目决定着大学中专业的可选范围,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就业方向。因此在高中阶段做好未来的生涯规划就格外重要。

新高考模式下,高中生应如何做好生涯规划

高中生的生涯规划可分为四个大方面,即学业规划、专业规划、职业规划、人生规划

其中学业规划是其他三者的基础,是奠定其他三大规划上下限的基石。在高中生的学业规划中,不仅包括高中的学业安排,还包括基于专业、职业、人生规划下的高考科目选择。因此学业规划的基础性地位不言而喻,这也需要高中生从高一入学开始就应该夯实基础。

专业规划则基于学业规划之上,也决定了职业规划的发展方向。在新高考的选科模式下,所选科目与大学的可选专业直接挂钩而专业又往往能够决定未来的职业方向。因此即使刚刚步入高中,也应该积极地思考未来所选的专业。

职业规划与专业规划密不可分,也与人生规划直接挂钩。在职业规划的过程中,探索与体验不可或缺。职业规划可以帮助学生找到可从事职业与所学专业的平衡点,从而完善整体的人生规划。

人生规划既是其他三大规划中的“引领者”,也往往被其他三大规划所决定着。人生规划要求以全方位、多层次的视角对学业、专业、职业这三大规划进行思考与审视;也能够针对学业、专业、职业这三大规划中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

如今的竞争日趋激烈,生涯规划既可以在高考前帮助学生们适应新高考的改革,顺利找到适合自己的科目组合;还可以使高考后填报志愿时的目标更加明确,以便于做出更好的高校或专业的选择。

生涯规划教育已成必修课,教师、家长应直面不足

目前,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进行,高中生的生涯规划已越来越成为高中教育的必修课。然而目前的高中的生涯规划教育仍存在问题,这些问题也需要家长、学校、教师的共同面对,才能得到更好的解决。

生涯规划教育仍存在形式化的问题。在新高考改革之前,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没有认识到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学生自然更不必提。因此即使学校有着相关的生涯规划教育课,也仅仅是流于形式,以应付检查

因此,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和家长,都应该转变教育观念,既要认识到高中生生涯规划的价值,又要提高对高中生的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视程度。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对学生的生涯规划起到帮助。

生涯规划的教育课程也过于功利化。大部分学校更看重的是升学率,而非学生的长远人生安排。因此在开展生涯规划教育的时候,往往以升学和成绩为目的,去刻意引导学生科目的选择,而非遵循学生的真实想法,一定程度上抹杀了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升学率固然重要,但忽视学生的个人想法而过分强调升学率,也会导致了大部分学生对未来的规划严重失真,甚至根本没有规划,不知如何着手。

对于这种情况,学校应改变生涯规划教育的教育方式。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体验活动、建立生涯规划辅导中心,或是支持有关社会实践的社团活动的开展。这种多元化、个性化的教育方式,能更加贴近个性迥异学生的各种需求,也能够使的教育内容更加丰富。

生涯规划不是“随大流”,兴趣依然是最好的老师

生涯规划的过程中,一旦涉及到选择,就往往会让人“手足无措”。从高一刚入学时的高考选科,到高考结束后的志愿填报,都涉及到接二连三的选择。大多数人可能会听从过来人的建议,做出这样的选择:高一选科选“物化生”,因为这样子填志愿的时候可选专业更多;报志愿时选计算机,因为这门专业毕业后好就业、工资高……

诚然,这些建议都是正确的。但是,我们应该思考,这些所谓的“好建议”就一定适合自己吗?有些人可能更擅长文科类科目;有些人则对研究生物有浓厚兴趣,对整天面对着电脑的工作厌恶至极……可能这些例子过于极端,但相似的故事却不断上演。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没有人愿意面对着一份自己不喜欢的工作,过着自己讨厌的人生。

因此,在生涯规划中承上启下的两步——专业规划与职业规划,都应遵循择己所长、择己所爱、择己所适、择势所需的原则,这样才能最大化地在社会发展潮流中发挥自我的独特优势。

编者寄语:社会上的竞争随着时代发展越来越激烈,关于未来规划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在新高考背景下,每一位高中生都应尽早地了解社会,并明确自己的就业目标和人生方向,这样才能够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精彩和灿烂。

今日话题:新高考改革下的你,未来规划是什么呢?欢迎在评论区与大家一起交流讨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