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外地的朋友在自媒体平台说到这么一件事:一位小学的老师在班级中来回走动,一不小心碰到一位同学的水杯,把这个学生的水杯打碎了。这个老师过意不去,于是就买了个新水杯赔给学生。但学生并没收下这个水杯,还说他的水杯是家长从国外买回来的,值一万块钱。于是这位老师就找家长求证,家长说这个杯子确实价值人民币一万块。
老师不小心打碎学生的水杯,该不该赔一万元?两条路:其一,按照原价赔偿;其二,家长宽宏大量不再追究此事。我是老师,我同样也是家长,如果我是这位家长,我绝对不会让老师赔这一万元钱。
首先,学校并非碰瓷之地,家长必须清楚。
如果老师真的赔偿一万块钱给家长,而真实的情况倘若是这个杯子根本就不是从什么传说中的从国外买的,而是家长为了装x对孩子谎称是从国外买回来的。那么我们不难想象,这个家长收了钱之后,又不能提供这个杯子价值10000元的票据,那么老师如果上法庭告这位家长,家长岂不是会特别被动?
我们必须清楚,超过两千元的敲诈勒索案件,其实就已经属于刑事案件,家长如果把子虚乌有的杯子价格强加到老师的头上,遇到老实巴交吃哑巴亏的老师还好一些,但如果遇到那种维权意识极强的老师,比如兼职当律师的老师,很可能会吃不了兜着走。
其次,价值一万元的水杯,不要带到学校。
据我所知,很多学校都明文规定学生不能带钱或者带其他贵重的物品进学校,那些贵族学校也不例外。如果家长家里经济条件比较差,那么一个一万元的水杯相当于奢侈品,一定不要带到学校去,万一丢了或者孩子自己把杯子摔到地上,那损失可就大了。
如果家长家里的经济条件非常阔绰,我觉得也没有必要让孩子把一万元的杯子带到学校去炫耀。孩子上学,不仅仅是学知识,还要学做人:做一个低调、不攀比、不给别人制造麻烦的人,这些都是孩子在教育中必须深入学习的课题。
第三,接受了一万元赔偿,后遗症并不少。
让老师赔一万元的水杯费,看起来无可厚非听起来天经地义,但由此带来的“后遗症”却让人细思极恐:如果这一万元是敲诈来的,很可能会带来刑事责任;如果水杯的真实价值就是一万元,这个杯子的折旧价也就几千块。
家长在这种情况下拿走了一万元,也顺手带来了学校老师对学生的疏远。而其他同学看到这种学生家长连老师都敢“敲竹杠”,自然也会对这种学生“敬而远之”。当一个学生被身边所有的人都孤立起来,那么这位家长有可能在得到一万元之后,孩子失去的东西远远超过这一万元的价值!
当然,对于老师而言,在开学之时也要和学生家长约定:贵重物品不得带到学校。同时老师自己走路的时候也不要太过冒失,否则几个月的工资都不够赔家长一个水杯,那就尴尬了,你说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