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院校

海归白领心塞大哭: “留学花了家里38万, 如今月薪过万都勉强”

昨天我面试了一名海归硕士,他是三年前回国的,工作经验却只有一年多。

他要求月薪15000,互联网运营岗位。

但我们公司给他的价格是月薪8000,当HR跟他谈薪资的时候,他的脸色就一直很难看,似乎很不满意这个薪资。

为什么给他这个薪资,是因为面试官认为他现在工作经验不足,只能拿到运营助理这个岗位,而这个岗位的定价就是8000左右,整个行业都是如此。

后来面试官跟他聊了聊,注意到他工作经验很短,便问他为什么回来三年,却只有实际一年左右的经验,另外两年都在干什么呢?

他突然就情绪崩溃了,一边哭一边说,现在职场真的很卷,本以为自己花了大钱去留学(据说两年总计花了家里38万),回来之后就能轻松找工作。

没想到回来之后发现自己的竞争力也不过如此,去面试,大部分公司看到自己海归的简历,也没有高看他一眼或者给他比别人高的薪资。

以至于刚进入职场的时候,他心里很不平衡,所以经常跳槽辞职,导致这三年工作经验断断续续的,每份工作都不长久。

这位海归还哽咽着说:

“我家不是什么有钱人。

父母都是普通工薪,他们是用自己积攒多年的工资让我去留学的。

甚至还借了一些钱,现在都没还完。

结果,我回来之后只能找到月薪几千的工作,这跟我当初的想象,相差甚远。”

看完这个案例小编也觉得有些惋惜。

这位海归白领的心情完全可以理解,花了本不宽裕的家里几十万,换做谁,谁都急着回本。

但现实情况就是:海归在职场的竞争力大不如前,花掉那么多教育支出,可能短期内真的很难看到回报了。

“海归越来越不吃香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主要有如下三个原因。

第一,部分海归是因为没考上国内好学校,才出去留学的。

小编在网上曾经看过这样一个说法:

“现在很多公司HR都默认,最近这些年的所谓海归,都是在国内考不上好大学,才出去留学的。

更有甚者,别说考不上好大学了,有些连二本都上不了,又拉不下脸去上大专,迫不得已才出去留学。

试想,在国内若是能正常上个本科,四年下来最多花个五六万,对家庭也不算太沉重的负担。

而留学动辄二三十万,有些甚至需要五六十万,最终拿到的文凭也不过就是本科而已。

但凡是有能力考上国内本科,哪个普通家庭愿意花这个冤枉钱啊。”

这话乍一听是有点扎心,但也从侧面说明:

现在国内的职场已经对海归没有那么多的“神话”想象了。

十几年前,如果你是留学回来的,要么说明你很优秀,拿到了公派或者全额奖学金等等,要么说明你的原生家庭实力雄厚,不管任何一个前提都是让人仰慕的对象。

而近些年来的海归,却没有十几年前那种含金量了,所以找工作也没有太明显的竞争力,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第二,部分海归由于海外宽松的学习环境,人生没有规划。

小编本人在国外留学的时候就发现一个现象,国外的大学整个学习环境比较轻松,系里经常有各种派对啊,聚会啊,还有各种丰富多彩的校内校外活动。

很多地方并没有我们亚洲人这种“一定要出人头地”的执念,所以整个人生态度都比较随意,过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

在这样的环境影响下,我们很多留学生之前在国内上学的时候的压抑,就全部被释放出来。

整天跟着别人一起傻玩,而没有去规划自己学业和职业方面的未来。

在象牙塔的时间总是短暂的,人不可能一辈子都在上学。

早晚都要迎来独自面对社会的那一天,如果在读书时代没有做好规划的话,在职场必然会遭遇迷茫和纠结。

第三,部分海归低估了目前职场的难度,把工作想得太乐观。

很多海归同学还有一个误区,那就是:

总觉得自己回国之后,竞争力肯定比别人强。

殊不知现在职场其实卷得非常厉害,你是海归,不代表别人的学历就一定比你差。

前段时间网络上一则新闻冲上了热搜:

“985,211毕业的硕士进入卷烟厂工作,从一线工人开始做起。”

很多人都觉得这是大材小用了吧,硕士不是应该有资格去做更高薪、更体面的工作吗?

可现状就是,的这个岗位的报录比例是30:1,也就是说,3000个人投递简历,只有100名被录取。

HR是这么说的:

“我们当初放出来的条件是要求本科以上,结果来了这么多硕士应聘,我们也只能是择优录取”。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职场当中,什么海归,硕士等等头衔已经变得不再稀缺了。

或许小时候,我们每个人的梦想都很光鲜亮丽,什么科学家,什么大明星的。

等到长大了,开始真正面对现实了,才发现:

我们最想要的,只不过是一份稳定的工作,即使没那么高薪也可以。

讨论

你周围有海归人士吗,他们的收入如何?

你觉得现在留学拿个海归文凭还有必要吗?

欢迎评论区分享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