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教育厅进行2007年度教育督导评估时发现,“爷爷奶奶”教师在农村小学比较普遍,全省60%的农村小学存在教师老化现象,有的县农村小学教师50岁以上的超过一半。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对记者说,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教育事业迅猛发展,启用了一批民办教师到中小学任教,经过多期转正,大部分教师已经成为在编国家教师,但目前这批教师已进入老龄期,而因地方财力有限,一些农村学校长期缺编或有编不补,且学校越偏远,越缺少教师,老龄化程度越高。
农村教师数量不足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尤其严重。《国家教育督导报告》显示,据中西部9个省区的学校数据统计,2006年,3万多所村小学的班师比平均仅为1:1.3,4万多个教学点的班师比平均仅为1:1,均低于全国小学1:1.9的平均配置水平。这些地区学校的教师严重不足,进不去、留不住问题突出。
张志勇代表说,农村学校教师队伍结构性缺编现象也较为普遍。除了数学、语文、体育等课程有本专业毕业的专职教师外,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课程的教师普遍不足,一些学校师资紧缺,甚至无法开课。能够开齐课程的学校,教师“教非所学”的现象比较普遍,甚至出现音乐教师不懂乐理,只好组织学生唱流行歌曲的现象。一些教师身兼数职,出现了包班教学、一人代8门课的“万金油”式的教师。
张志勇代表建议,国家对农村教育应实行政策倾斜,没有优先发展和政策倾斜,就无法快速缩小城乡教师差距,无法解决农村教师待遇低、教学水平差、队伍不稳定等问题。应当像出台“两免一补”政策那样,建立和落实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保障机制。
他还建议创新教育管理体制,打破传统的条块分割,逐步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教师队伍管理和分配机制,促进城乡教师资源配置不断优化,教育资源能够互动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