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30年除旧布新, 现代产业学院来势如破竹

2020年,教育部印发关于“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的试行,公文表示培养适应和引领现代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是高等教育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推动高校分类发展、特色发展的重要举措。各地各单位当贯彻国家有关战略要求,推进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工作。

政策下达后各地纷纷响应,推出了适应各地特色的关于加快现代产业学院发展的实施意见,坚持德技并修、加快产教融合、提升服务发展。如今,各地先后涌现出定位、合作形式、运行模式多样且个性化的现代产业学院,正以破竹之势蓬勃发展。这不是我国第一次兴起“产业学院”。

1990年前,基于计划经济体制,中国参考日本终身雇佣和年功序列制度的“企业大学”人才培训模式,建立了以企业为主导地位的办学模式。各行各企纷纷成立自己的技工学校,培养行业职业工人,上海技工学校中有80%的学校都是由企业建办的。但1990年后,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确立,求职变得自主开放、具有竞争性,职工不再拘泥于一家企业,就业流动性极大增加,企业间也开始出现相互竞争“挖人”的行为,“企业大学”的办学模式受到严重打击,最终被政府办学模式所接替。为了满足学生实习、求职及企业吸纳人才的需求,政府办学模式下的职业学校通过举办企业实训中心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类似于新加坡“教学工厂”的办学理念,在社会上划定某个工厂、企业为学校定点实习、实践的场地,让学生在学校习得理论知识后在工厂学到实操技能。但由于管理不善、效益不佳,这种模式也逐渐败退。“双元制”模式则是较为贴合现代产业学院的办学模式,通过校企合作共建,按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组织教学和岗位培训,共同负责培养人才的培养任务。由企业提前签约学生组成的“订单班”由此产生。2006年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与浙江物产集团合办的流产业学院和汽车后服务连锁产业学院,是国内最早的产业学院。在此之后,现代产业学院在“双元制”模式的理论支持下,成为新时代的一大趋势。但鉴于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成本等问题,现代产业学院的发展刚性有余而灵活性不足,大部分试点项目仍然形式大于实效。如何发展转型,是当今产业学院的重要任务。

02

教育与产业虽然同为社会生产分工的产物,但两者在展现形式上确有本质的区别。教育是针对“人”的社会活动,传统大学被认为是以知识创新为目标的制度化组织,其组织层级明显、学科壁垒森严,科层制、官本位、学术权利和行政权力冲突等问题正制约传统大学的发展。而产业则是针对物质生产,产业的技术变革与快速发展对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提出需求。当教育与产业结合,突破高等教育传统路径,形成以“产业服务”为目的的教育活动,具有与传统大学教育不同的特色发展需求和特征。

产业学院更具有针对性。相较于商学院、医学院等二级学院,产业学院面向特定产业集群,有明确的服务对象、专业指向,课程设置更能针对该产业进行内容、模式、场所等个性化调整。产业学院更具有独立性。如同企业中不同事业部一般,是大机制下独立运营的个体,在这个系统下企业、学校、政府资源互通,又有各自分工和权利,提升组织合力和整理效能。同时,这样轻简的系统,能够根据产业环境变化更快捷、高效地做出变化,响应产业的需求,充分展示系统的灵活性。产业学院更具有共生性。产业学院强调教育与产业间的互相协作,互补共生的合作关系能够实现1+1>2的价值创造,建立开放、平等的组织系统,形成健康的校企合作命运共同体。基于产业学院这些特性,校企延伸出多种形式的合作模式的政、产、学、研联动关系链,实现教育创新和多方共赢。其中,有建立在二级学院中,与大型企业联合办学的无实体产业学院,属于产业学院的初级形态。以常熟理工光伏科技学院为代表,这类学院不单独招生,学生选修产业课程,将产业领域作为发展方向。也有实体性的产业学院,如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此类学院拥有独立场地、师资和管理制度,相对学校较为“分离”,是以产业为中心及建立的组织体系。鉴于实体性产业学院的扩展需求,当今也有越来越多的产业学院基地形成,以上海易沃至尚酒店为代表,为校企提供基地空间及食宿,同时还可以承包产业学院共建服务,包括跨界师资、公司治理、产品研发等等,是实体产业学院的一大助力。

除此之外,产业学院的运行模式还有校企整合型、引企入校型、入企建设型,从联合现有资源建设生产实训的平台,到引进一家或多家企业设立校内实训中心,再将实训平台建设到企业内部,以各校及企业最合理的合作方式优化互补,为高校学子提供不同的授课方式及内容,培养现代应用型人才。

03

通过产学合作理论审视现在的产业学院,我们发现其管理和运营还存在非常多的漏洞与不足。从结果论,当今产业学院合作模式的成效不明显,其原因要归咎于产学双方办学力度不够,产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与高校教学价值的冲突使双方暂时难以投入精力到合作关系中,另外,产学合作模式的深度亦没有达到,当下产业学院过度重视眼前的直接利益和效果,过分强调“订单式”人才培养,不利于长远性的规划与学生职业发展。除此之外,源于趋势兴起晚、制度相对不够完善,国内的校企合作并不积极,又缺乏一定的保障和监督体系,是根源上校企无法投入合作的一大原因。成效不明显、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制约着现代产业学院的发展和转型,仅靠一头热的合作不能做到带领发展产业学院,需要通过政、校、企三方的携手共进,探索产业学院的深层合作道路。在国家政策方面,把握好“管好两端、规范中间、书证融通、办学多元”的原则,建立完善的学校设置、师资队伍、办学标准、培养规范等任务,是国家积极推进并不断更迭的,高校和企业也应当跟上步伐,在以下两点中进一步融合与探索。第一,强力推进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平台。将生产、教育、科研的功能与资源优势协同集成,通过跨学科、跨组织的协同合作,从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达到最大效益的人才培养和交流共享,是产业学院需要大力促成的。在现代产业学院中也有部分企业和院校开始通过这种合作达成深度合作的目的。如诺斯贝尔和暨南大学共同建设的化妆品功效与安全性评价实验室,一来让企业和高校学生协同对产品性能进行实验管控,二来也在合作中对化妆品生物发酵技术等领域展开攻关,对企业的发展、高校的学术造诣、社会技术的更迭都有实质性的帮助。浙江大学盾构装备关键技术创新及工程应用校企合作项目同样通过搭建创新研究平台,为学生带来了真实、先进的体验式课程,让学生介入到企业核心制造产品的创造中,极大推进产业学院合作关系。除了制造工程研究,其他学科同样可以利用产学研一体化的模式进行产业学院共建。龙净环保在与高校的合作中设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项目,带动教学研究产业化。通过学生进行企业调查、分析问题、头脑风暴、解决问题中进行学习,在教书育人、培养企业“接班人”的同时为企业产品和发展带来新想法与新活力。第二,创新更替产学组织架构与内部激励体制。现代产业学院成功案例不多,未能形成合作范式,企业和高校的产业学院共建仍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处境,对于合作组织架构和制度的建设经常过于“理想化”、“理论化”。实际上,一个成功和谐的产业学院共建,需要企业和高校打破原有秩序的桎梏,进行重建。

高校二级学院通常面临着组织权利有限的情况,限制学院与产业的结合与发展。因此,高校应当逐步下放对产业学院的权利,包括人事、财务、发展自主权等等,学院院长就是一位“校长”。在此基础上,学院需要打破“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教师职能倾向,让教师的工作义务更贴近企业员工,如将绩效与工作业绩、实际贡献挂钩等等,推进教师与产业的关系,了解、服务、甚至引领产业。同时,政府关于产业学院实施方案中提到:“相关企业主体参与的兼职教师人员数量不低于高校专职教师的50%”,在校企合作中,企业同样需要提供优质的师资团队,让企业导师与高校教师互相协作融合,共同促进成果转化和产业实践。除师资外,企业在产业学院的建设中也更应该承担授课内容的设置、放宽权利使学院、学生接触到企业核心产品,并对学生的就业提供更细致、更贴心的保障。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