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院校

海归硕士工作经验两年, 要求月薪三万: “我是海归, 我值这个价”

昨天我面试了一名(海归硕士),他是三年前回国,工作经验却只有两年。

他要求月薪30000,互联网运营岗位。

我们公司给这个岗位定价是12000,但这个海归却很自信地说:

“你们定价太低了,现在外面哪家公司运营没有两万以上的?”

运营主管就觉得好笑,于是问他:

“那你认为你凭什么值月薪三万呢?”

对方说:

“普通的运营都有两万,我是海归硕士,多拿一万是很正常的。”

HR姐姐问他:

“简历上显示你是三年前回国的,但工作时间加起来勉强两年。另外一年你是在干什么呢?”

对方回答:

“之前待过两家公司,待了几个月之后感觉都不太符合我的工作理念。

我的运营理念比较先进,因为我在国外待过好几年,思想会更国际化一些。

我提出了很多方案,但是之前公司的运营主管都否决了我。

如果他们能按照我的想法去运营一个产品,绝对可以比现在更好。

道不同不相为谋,所以我就辞职了。

再加上我找工作很挑,每次找工作都要花两三个月,一来二去的就耽搁了。

但请你们放心,虽然我工作经验只有两年,但我在待业期间一直都有在学习和思考。

我的能力是很靠谱的。”

最后,这场面试因为双方的价格没有谈拢,面试者没有应聘成功。

现在也不知道他找到工作了没。

看完上面这位海归面试者的讲述,小编心里只有一个想法:

能不能把你的自信分我一半?

自信是好事,但盲目自信就不一定了哦。

几年前,如果是海归的话可能在面试的时候会有加分项。

而现在,不论是职场还是学历,各方面都非常的卷。

十年前想找个工作,本科甚至大专都够用。

而现在呢,海归、硕士满地跑,很多待遇比较好的稳定单位,在招聘的时候最低要求是本科,结果来应聘的绝大部分都是硕士,其中也不乏海归。

所以说海归的身份,现在也不是多么稀有的。

特别是如果想在大城市诸如金融、互联网等等人才扎堆的行业里,海归更显得平平无奇了。

去国外读书几年,动不动就要花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而回来之后面对这样激烈的内倦竞争,不得不说让人很是绝望。

所以这就是今天这篇文章的重点:

现在留学还值得吗,换句话说,自费留学所投入的巨大成本,要怎么尽快收回来呢?

小编在这里分享如下三个建议。

第一,留学之前先想好自己的目的,并且一定要做好职业规划。

很多人说“现在大部分留学的,都是在国内考不上好大学,才去留学”,这样的说法虽然有些偏颇,但也说明了一些客观存在的情况。

的确有些人当初留学的目的,就是因为没考上好大学,甚至连本科线都没过,面临只能上大专的情况。

但又不甘心,所以就去国外上一所门槛比较低的大学,这样回来就业找工作,至少说出去好听点。

但往往怀着这样目的的人出去,就容易没有规划,大学几年由于远离父母的控制,就放飞自我了。

其实虽然现在海归没有以前“值钱”了,但仍然是少数是稀缺的。

如果在留学期间做好职业规划,有针对性地发展自己在未来职业方面的特长,回来找工作还是很有竞争力的。

第二,在留学期间要把所在地的语言掌握好,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

小编以前在留学的时候就注意到一个现象:

很多人出国之后,出于胆小、羞涩等心理,不愿跟当地人交流,甚至在学校跟老师说话都会尽量避免,更不要说跟当地同学建立社交关系。

他们整天就跟自己老乡在一块玩,老乡之间肯定不说外语了,久而久之在国外待了好几年,却连当地的语言都没学明白。

其实这是很可惜的一件事,比方说国内很多外语专业的人,因为没有条件去国外留学,只能通过自己死记硬背才能掌握外语。

然而留学在外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学外语的都知道:

很多单词、语法你死记硬背记不住,但只要生活中运用几次就记得牢牢的。

可惜很多海归在留学的时候不珍惜这一点,反而整天跟老乡混在一起,浪费了这个绝佳的机会。

第三,注意培养一些在国外更有利培养的能力,这样才能跟国内的竞争者拉开差距。

小编有个海归朋友,本科学的是企业管理,他在大四的时候积极在国外公司参加实习。

大公司和小公司他都有实习经验。

回国找工作的时候履历上就很亮眼,很轻松地就找到了一家大厂的HR工作,月薪15K。

据说他入职的这家公司,相中的就是他在国外公司的管理经验。

这家公司最近正准备朝海外扩张,经过几年的锻炼,到时候他很有希望被派到国外管理新的子公司。

讨论

你觉得现在出国留学还值得吗?

如果给你一个机会你会去留学吗?

欢迎评论区分享。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