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是提升教学质量的主阵地。
对学校而言,如果不把教学管理当回事,教学质量就得不到保障;
对老师来说,搞不好课堂教学,就无法在学校站稳脚跟。
如何更好地组织课堂教学?
根本在于解决教师精细化备课问题。很多老师教学出不了成绩,课堂管理混乱,课堂没有趣味,大多是因为备课不充分。为此,《备课流程》指导老师备课,概括起来便是“备课时要把简单问题复杂化,根据备课流程,充分备课。”如何把简单问题复杂化呢?
首先是备知识,教师要通读教材、研读课标、做五倍习题、初考、中考、高考卷等,做这些事都是为了让自己对所教授的知识点的内涵外延烂熟于心。
其次是要备学生,再好的教案或者学案,如果没有了学生,就是废纸一张。所以老师必须要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去备课,了解不同学生的特点,能够空间推演自己的课堂变化,用好学生学校成功教育、赏识教育等理念。
第三是备自己,每节课走进课堂都要精神饱满,谁都没有权利将自己的情绪带进课堂,甚至传染给学生,能上好课的老师不一定是会做题、知识渊博的老师,但他一定是一位心态积极的老师,一定是一位阳光微笑的老师。
附:具体备课流程如下(各教学组可根据学科特点灵活使用):
1.阅读《课程标准》和《学科教学与考试指导意见》,明确备课内容的教学目标,将课标对教材的要求抄写在书本对应的章节上。
2.在通读整本教材的基础上细读本单元的课本内容,找出本单元的主线知识点,化繁为简并制定本单元的教学的教学进度表。
3.细读将要新授的教材内容,包括实验、图片、小资料、教材中设置的问题等,并完成课后练习,然后结合所抄写的“课标要求”再次明确本节课的知识要点。
4.细读《教师教学用书》等教师备课用书,并参考教材,结合学情班情确定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和难点,以及考点。
5.认真完成3-5倍配套练习,挑出好题目,并发现自己在备课中的遗漏,再次明确教学目标、重点和考点题型。
6.按照《教学纲要》《上课流程》的要求,设计教学流程,编写学案。
7.准备教具、学具,制作PPT和课堂游戏等,下载优质的视频。
8.再次审核学案,并定稿:打印一份先做,确定无误后,打印学案,并批注教学活动过程。
9.备学生:
是否承认差异而践行同堂异步?
是否想好如何为每个学生提供成功的平台创造成功的机会?
学生如何通过我的这节课而得到能力(自学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记忆能力、阅读能力、分析能力)的培养?
学生是否能够通过我的引导而激发对学习的兴趣?
10.备自己:
是否精神饱满、活力四射?
是否有状态?
11.备理念:
学生的学习习惯如读题三遍、大声发言、规范书写等习惯是否能够得到培养?
能否按照学校的要求在课堂上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
能否确实的按照153的比例提问学生?
我的课堂会不会是中等生的课堂?
待激励的学生和优等生在我的课堂是不是会被遗忘?
12.上完一节课后,及时正思与反思,若是优点继续保持并积累,若发现备课过程中的不足,要及时调整,再次优化课堂教学。学案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