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家长问我,什么时间开始学习和准备志愿填报知识比较合适?都需要准备什么?
先说一种现象,有一部分家长和考生认为,高考志愿填报是高考成绩出来之后的事,几天就能搞定,实在不行,到时候咨询一下往届学长或者交给专业指导老师就好了。我不能说这种方式不对,但是肯定是不科学的。孩子一辈子的事怎么可能在这短短几星期就被交付?被决定?
因为我见过太多的孩子进了他们梦寐以求的大学,可以到了大学才发现,他考的大学还没有他们高中面积大,设施还没有高中设施好,在或者自己考的是这个学校的分校区,离自己想去的城市还有几个小时的路程,或者因为学校没有选好,或者因为上了专业课才发现专业不适合自己并不喜欢这个专业,而且学这专业毕业后就业也有问题。
正是因为这种前期报考准备工作没有做好,而退学的,复读的学生大有人在。也有的同学非常懂事,也硬着头皮学了下来,也学的非常好,但是毕业后就业找的工作,工资还没有当初比他高考分数低30分40分的高中同学高。你说这不是高考报考的遗憾和悲哀吗?
所以我告诉各位家长,高考志愿的学习准备从看完我这篇文章或者视频就可以开始。不能把孩子的未来命运寄托在别人手中,更不能以为教了五千八千元钱,找了个老师就能高枕无忧。填完志愿方案和填好志愿方案是两个概念。
下面我讲已将填报志愿我们需要考虑的因素:
因为志愿填报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涉及到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优势特长、个人理想、职业规划和家庭的人口结构、家庭人脉资源、家庭经济状况。还需要充分了解2000多所院校、700多个专业及相关高考政策、升学路径、以及各个大学数据的收集、投档线预测、风险防范等。甚至还需要走访相关人士或进入大学进行实地考察,那这样就更不是临时抱佛脚可以解决的了。
比如从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来说,家长不定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很多家长找到我说孩子内向,不喜欢说话。你觉的这是真的吗?我觉的大部分孩子只是你在你面前内向。尤其是有些家庭由于亲子关系紧张,正常沟通都存在问题,更别谈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了。当然,大部分家庭亲子关系还是比较和谐的,家和孩子之间还是能够坐在一起面对志愿填报这件家庭大事。但从我多年的实战经验来看,家长要想科学指导孩子填报志愿,要想在这个过程中尽到责任,拥有一定的话语权,就必须在这个方面比孩子懂得更多、更专业,否则双方一旦有分歧,你无法说服孩子,那矛盾就无法调和。
而且现在除了正常的考试录取,其实还有很多特殊类型的升学路径,比如强基计划、综合评价录取、港澳高校内地招生、艺术高考、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体育单招高职单招秋季高考等。
所以我们需要提前规划,进行相应的准备,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如果家长在孩子出分以后再考虑这件事,就会使自己的孩子与很多“低分上名校”或者“低分上大学”的升学路径失之交臂。从这个角度来说,开始了解学习志愿填报从看完我这个视频和文章开始就可以了。有问题欢迎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