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读特专稿 | 多上一年学能多挣多少钱? 今年诺奖经济学家研究明白了

每年十月,经济学界都会有一阵喧嚣,诺贝尔经济学奖在万众期待中揭开谜底。这阵喧嚣,不仅引领着未来经济学者的研究方向,引导企业经营与政府政策的理论解释,更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多上一年学对未来收入有何影响?设定最低工资会不会减少就业机会?移民将如何影响薪酬和就业水平?就业、收入、教育……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聚焦与民生最贴近的话题,每一条经济学原理,就是一束照耀现实世界的理性之光。

用自然实验回答人性问题

202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花落”劳动经济学领域的三位美国经济学家:戴维·卡德,因其对劳动经济学的实证贡献而获奖;乔舒亚·D·安格里斯特和吉多·W·因本斯,因其对因果关系分析的方法论贡献而获奖。颁奖词说,三位得主提供了有关劳动力市场的新见解,并展示了可从自然实验中得出何种因果关系的结论,其方法已扩展到其他领域并彻底改变了实证研究。

我们常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自然界的生物现象,因果关系一目了然。但在社会科学领域,很多事物之间有没有因果关系,就很难判断了,不能拍脑袋臆想。比如,一个地区来了大量移民,会不会影响当地的工资和就业?如果会,影响程度如何?比如,教育会影响一个人的未来收入吗,如果会,影响程度如何?

怎么回答这些问题呢?这很挑战人类的理性。毕竟,社会科学领域,尤其是劳动力市场,事情和事情之间的关系,就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人性是极其复杂的,行随心动,心随利动。要用人类的理性回答人性的问题,困难是可想而知的。

三位经济学奖得主,就是要展示人类理性的力量,来回答劳动力市场的人性问题。三位教授的答案是:用自然实验的方法回答这些问题,像医学临床试验一样,评估偶然事件或政策变化对不同的人产生的不同影响。

读书多挣钱更多?

最低工资不影响就业?

戴维·卡德,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经济学教授,1983年于普斯林顿大学获博士学位。其研究兴趣在于移民、工资、教育以及劳动力市场的性别与种族差异。他利用自然实验研究了最低工资、移民和教育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戴维·卡德 David Card

研究结果表明:提高最低工资并不一定会导致就业机会减少;在某个国家出生的人的收入,可从新移民中受益,而较早移民的人则可能受损;对学生而言,未来在劳动力市场上的表现,学校资源远比之前想象的重要。这挑战了人们的传统认知,还反对最低工资吗?还反对移民吗?学校只是个学习的地方吗?这些新见解,无疑会丰富人们的认知,进而影响人们的行动。

在社会科学领域,如何从自然实验中得出精确的因果结论,极具挑战性。比如,多上一年学,或少上一年学,对未来有什么影响?如何衡量?乔舒亚·D·安格里斯特和吉多·W·因本斯天才般地解决了这个方法论问题。

乔舒亚·D·安格里斯特 Joshua D. Angrist

吉多·W·因本斯(Guido W.Imbens)

安格里斯特和因本斯在研究中利用了一个事实,即较早出生的学生可以比较晚出生的学生更早地合法离校。美国学生大都在秋季入学,在16-17岁开始离校工作,那么出生在每年1-3月的人,比出生在同年9-12月的人,平均少上了几个月的学。

利用这个教育差异,他们最终发现,那些出生较早的人往往受教育较少,后来的收入也较少,多上一年学可以增加9%的收入。这是由于政策等因素产生的人群间的随机教育差距,这种研究方法有别于人为实验,属于自然实验法。

受教育年限和每周收入情况。

诺贝尔奖,没有设立数学奖,但有一个真实的戏言:如果数学家想获得诺奖,就请跨界转行到经济学,争取诺贝尔经济学奖,今年再次证实了这个真实的戏言。戏言背后,是诺贝尔奖对方法论的一贯重视。可以预见,微观计量经济学将再一次大行其道。这是科学精神的体现:可重复,可检验。毕竟,人是有限理性的,必须用科学工具提升人的理性,才能回答人性的问题。

关注全球贫困问题

诺奖迈向“现实世界经济学”

近年来,关于移民问题,全球争议不断,欧洲面对非洲移民更是犹豫徘徊,2021年结束任期的德国总理默克尔曾因开放移民政策而备受指责。美国移民政策因总统更迭而摇摆不定,特朗普在边境建墙,拜登在边境拆墙。为解决老龄化和少子化,日本就是否需要移民,争议多年。

移民问题的背后,是全球贫困问题。全球贫困问题的背后,是如何挣钱的问题,这与劳动力市场、教育、医疗、健康、信贷等密切相关。三位经济学奖得主关注重大问题,给予新的理论解释,给予新的研究方法,对认识并改造现实世界,具有重要的边际贡献。诺贝尔奖最看重的就是边际贡献。

这充分体现了从“黑板经济学”到“现实世界经济学”的诺奖气质。与自然科学界诺奖得主的理论贡献一目了然不同,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贡献的最好评判官是时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一般都不年轻,自1969年以来,该奖项颁发53次,共有89人获奖,最年长的得主是2007年的莱昂尼德·赫维奇,时年90岁。之所以如此,因为他(她)们的理论和方法(如何认识世界,如何改造世界),要经过很长时期的现实检验,才能浪沙淘尽,水落石出。

诺贝尔经济学奖告诉我们,历史是有情的,因为好的东西才会留下;历史是无情的,因为差的东西将被淘汰。留下的东西,就是照耀世界的一束理性之光。今年的这束光,同样明亮。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