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学校采集学生家长官职和收入信息的用途,并非为了“因财施教”

学生入学,学校是要收集相关信息的,一般情况下,除了学生本人姓名、性别、年龄等信息外,还会有家长姓名,联系电话,家庭住址等。

近年来,不断有媒体报道,学校采集学生信息,不仅要求填上家长的工作单位和职务,还要填上家庭收入。

这引发了不少网友的热议,说这种做法可能会引发教育的不公——使得学校和教师对一些“高官富家”子女在座位编排、上课提问、作业辅导等方而有所“偏向”。

此种担心不无道理。但平湖一柱以为,有个别学校和教师在掌握学生家长、家庭这些信息后,的确可能会有所“偏向”,但这个“偏向”,这个“因人(财)实施”,却不是网友们想象的那样,给“高官富家”子女以更多的照顾,而是为了不给自己不招惹“事端”——

在“高官富家”子女面前说话、行事都要处处留意,以免给学校、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对他们也的确会另眼相待——犯了错误,批评、惩戒时好“避重就轻”,能不批评就不批评,能不罚站就不罚站,尽量不招惹他们,否则,少有不慎,教师对孩子语气严厉些,“严书记可能就很生气”,教师就将面临解聘危机;

孩子早读犯错,老师罚站几分钟,就可能被派出所副所长的父亲刑拘七个小时;

孩子逃课,教师用书本拨拉两下,被扣发绩效工资、解聘还不算,还要被列入当地政府信用信息评价系统“黑名单”;

学生发生打架,老师劝阻时,与学生发生肢体冲突,家长要教教师赔钱不说、还非得要当着全班学生的面给学生道歉不可,被逼无奈的教师,为维护自己的尊严,唯有跳江……

所以,在学校里,高官富家子女不好教育,分到谁班里谁就会整天提心吊胆,生怕不一小心就惹“严书记”生气,会丢了饭碗。

所以,学校教师收集学生家长的“官职财富”信息,是为了避祸自保采取的无奈之举——高官富家子弟,学校教师还是少招惹得好!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