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写内容的原创性,作为初中未毕业,从不看书,没有学过写作技巧,没有人指导过,没有华丽的文词,也不爱学习,所以也不会有太过高深的内容。
对于写作的人大概都知道,写一篇严谨的1000字文章,不是那种流量文,情绪文,要收集和观看远远多于这1000字几倍的素材,过滤,筛选,求证,要不然就是有非常丰富的知识储备,我几年收集600+视频素材,要看30倍以上的视频量。
全凭自我平时阅读,理解写作而成,平时阅读文章或新闻,视频,比较有感触的保存下来,作为素材,等哪天有时间,有心态时便写出来,以前不注重收集这些素材,也是从2019年才开始收集视频和话题素材,目前已经收集600+个视频素材,
当然也不会刻意的去找这些视频素材,只是在看关注的人或者新闻的内容,补进了我的空间,人文,环境和知识空白,然后把视频保存下来而已,觉得这个话题也有自己的理解,都是平时看的视频积累下来的。
对待一些新闻,知识,人文环境等平时收集素材,一件事情有感而发,就会记录下来,把关键词记录,在把当时的感想写几十字的概况,等有空和有心情时写的时候,在做拓展,目前有近200个待写的文章,事业不成,心情比较乱,所以写作频率特别低。
在起初几年写的文章,有强迫自己的应付心理,也是从来没有写过文章的生涩,大部分基本都在500字左右应付补字,很少超过1000以上字,可以看完上一篇《关于所写内容,随谈》有描述,后来随着心态转变,思考的角度也多了起来,不过多在意字数,所以之后字数就有多有少
如果按以后每篇平均1000字来估算,截止现在2021年11月份,现有的600+的视频素材,视频分类内容会有重复,预计能写100至200左右文章,字数或许会长一些,和关键词话题200个文档左右,这些素材内容还都没有写,这样算下来,还有至少300篇可以写作,而且收集素材还在持续中。
按每篇可写1000字来算,大概30万字左右,在加上《明凯未来城市》版权登记的10多万字,还要加上以前几年已经写完发布自媒体平台的,每篇文章都有原创标识,估计也有30万字左右,回想起我的经历,做100次梦也不会梦到有这样的状况。
会有很多主题是重复的,都还没有开始写里边的内容,到写时在汇总内容,根据自己的理解表达出来,或许等事业稳定,把所有写的内容打算出书,可能会酝酿心情和状态,突击一段时间全部写出来,如果能出书的话最好。
以后所写的文章或许也会发布自媒体平台,作为整体的核心《明凯未来城市》已经版权登记获得证书,只发布了大概五分之一左右吧,里边很多有创意的地方,这已发布的内容,在写作起初都是一小段,很短的字,后写成文章补了一些字发布,剩余就不在公开发布了,等有机会出书一起公开。
至于视频素材和话题文档,会适当选择性发布,要是为了出书突击全部写完就不会发布了,如果这种情况下,突击所写,说明事业有成趋稳,有心情时间和资金去出书,在确定出书时,预估这些素材都要这个时间段完成,应该不会公开。
这么多素材,从整理素材,理清思路,表明自己的理解,600+的视频素材,200左右的话题文档,而且还在增加积累中,这工作量不小。
信息差壁垒永远存在,所写内容尽量在我能理解获知的范围之内,所以会有不同角度的认识偏差是大概率事件,我只是表达我知道的,理解的,在原创性上,会尽量规避各种数据,观点或名词等有明显标记的认识,如果有个别存在,也是极个别的部分。
由于跨度时间长,所写文字对于我来说较多,虽然是我所写,但是让我在从头看,我实在没有耐心在从新看一遍,所以在我的预估里以所有字数算能有99.9%以上的原创性。
对于写作一篇文章所需要的时间,这个没有具体的计时过,而且内容的深度不同,所需要的时间也不同,先从一个流程说起吧。
想写一篇文章,我大致分为,选题,收集素材,写作,修改,发布,这个是我的简单流程,其他专业的写作可能要比我复杂的多,最花时间的是选题和收集素材,这个占用大量时间。
我的内容目前应该还好,因为选题都是平时已经积累起来,拿过来就能写作,收集素材就是多方面补充观点,让所写内容更加全面,这时就要查找翻阅大量资料,观点,数据,结论等信息。
这方面我应该选了一条比较讨巧的或者说偷懒的情况,也是规避自己的短板,就是不贴数据,尽量不碰触专业领域,因为自己不专业,和查找数据要大量时间,所以尽量避免写这方面内容。
我大多写作思路就是以生活化,人文,环境和新闻事件为基础背景,以低情绪,讲逻辑,求本质,找被舆论忽视的观点,阐述自己的理解,信息尽量全面性,写实的内容朴素,天马行空的内容加些创意,平普的内容加些紧凑文词,这些是我大致写作内容特点吧,我不确定,自我感觉如此,也许对于别人看的有不同理解,在这里概况我所有所写的文章也不切实际,只是描述大概,看者别过多纠结。
不过由此可以看出,我写的内容是在事件话题上务虚,这个有好处就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也就是说过几年在回头来看,也或许都不过时,不好的一面就是特别空洞,画饼,不切实际,执行不了,与现实不符等等感觉,总体来讲我想要达成一种氛围,就像一个种子,当感染的多了,这个种子早晚会有发芽的时候。
所以我很少写流量情绪文,在寻求流量的时候,或许会写些时下热点观感,这类文章生命周期短,但流量大,所以很少写,以后说不定会固定比例为了流量常写,要看自己发展趋势吧,还都不确定。
这个就是我写作的选题和收集素材情况,剩下的写作就相对时间短,但是又特别烧脑的时刻,我所写内容都不长,一篇文章讲述一个观点,又能有不同的理解,我没有受过指导,学习和训练,这里边的技巧不懂,完全根据自己的理解所写。
所以有时会感觉语句不通,逻辑混乱情况,甚至是病句,在加上我对写作抵触情绪严重,多以应付心态写作,有的写过就过,不在细想深研,就会出现各种情况。
有的短句内容写的,即便是我所写,回过头来看,我有时也似懂非懂,甚至还要看个四五遍,才能理解一些,这些都是在偶然瞬时转想而成的所写内容。
简单来说就是,在一句话中也许二三十个字没有标点符号,但是会是一个完整的语句,中间会有多个关键词转折词出现,又都符合场景环境形态的描述。
这些即便在我写的时候,让我马上删除后,在从新写一遍一样的,我也写不出来一样的词和意思,大多数人看过之后,看一遍也都看不太明白,当然这类型只占很少部分,大部分还是比较通俗易懂的。
整篇文章写完之后,写作时会尽量随着情绪写完,因为写作这个东西,情绪和心态很重要,有时连贯的思路断了,转过来就很难在连上,所以安静的环境,平静的心态很重要,但往往现实是会有各种分神,外边的嘈杂,看个新闻,消息,思维出差等等。
随着情绪尽量一气呵成写作完成,之后在从新过一遍,看哪里有错别字,语句不通顺,哪里观点在补充,修改增减,这之后就是一篇写完的文章,可以发布了,一般我写完过一遍之后,不会在看第二遍,一个是我比较懒,二是现在的心情对写作抵触心理还存在,三个是对提不起兴趣的内容,阅读起来很煎熬,对感兴趣的内容,一篇一两万字的文章也能看完,我阅读和理解比较慢,要看两三个小时。
另外说一点的是,可能是性格的问题,我对于重复性的东西有天然非常排斥,在能力范围之内,有选择情况下,保持不一样,要跟别人不一样,这是我一直潜意识里存在的,有时又极其的不合群,偏差导致思维的转变。
比如不想做重复的事情,但现实能力所困,崇尚原创性,但或许有时为了饭钱屈折,不是想写多么崇高的内容,只是想尽量记录真实,心态所致。
整体一篇文章下来,有长有短,没有办法统计,也没有统计过,只能回想预估吧,当然也根据所写的内容有关系,只能说个大概,以一篇1000字的文章来算,信息点,广度,深度,创意等都一般的文章,我大概2个小时左右,这个是一个完整的流程,从选题,素材收集,写作,修改,感觉如此。
我是有性格缺陷的,性格耿直,情商低,自律差,执行力差,在没有身边带动压力下较容易产生惰性,而这也恰恰我自己自主状态下的常态,所以一个人独处时间越久越意识上慵懒,感觉如此,不然也不会失败至今。
另一方面来看,如果如同大多数人一样,我还能有这样的写作愿望和思维吗,还会能盲目惯性的坚持吗?还能被其他事物分神情况下写这么多内容吗?
可能这些就是有失必有得吧,如果用以前的从无如意过的代价换没有性格倔强自以为是现在的思维,可能要源于心智不自主,无知者无畏,才残喘到现在情景,至于写这么多最后结果会如何,我不知道。
总体上来表达,是符合正向价值观,在我的思维里表达期望的生活环境,没有任何立场的表达。
这么多视频素材,文档话题,已经收集几年之久,那么在几年之后在去写,会不会过时,正如前边所说,大都是务虚,比如《新闻是什么?》《体育创新》《科技发达灾难》等等,可能会有一些过时,但也是所有文章没有涉及的补充。
老生常谈的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每个人的观察点不一样,写出来的观点也不同,正如几千年的人际理论到现在还被传颂一样原理,我所写的能有几年的有效性就知足了。
作为《关于所写内容,随谈》是想到哪,写到哪,所以或许你看起来比较乱,也或许有些内容重复,因为都是不同时间的感想记录汇集起来的,看起来比较零散随意,也是介绍一些我发展和创作经历,这些是在其他文章里不会表达出来的,如果这篇发了,以后还会记录汇集后在发布,如果这篇没发,那就在汇集到这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