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

坚持就业导向 强化技校招生 | 技工院校全力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

坚持就业导向 强化技校招生

——全国技工院校全力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

新闻导读

中流击水,奋楫者进。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国有技工院校2423所(其中技师学院496所),在校生395.5万人;当年招生160.1万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485.8万人次,就业率继续保持在97%以上。

技工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任务。

多年来,技工教育由源自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失业工人转业训练,经计划体制“一厂一校”,发展到市场经济体制下专门培养技术工人的职业教育类型,始终不忘初心,坚持就业导向,成为与制造业和服务业联系最密切、与就业创业更是无缝对接的一种教育类型。

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这一年,全国人社系统上下联动,坚持“高端引领、校企合作、多元办学、内涵发展”的办学理念,完善支持政策,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办好技工院校,努力扩大招生规模,大力培养后备产业工人。

我们从哪里来?

技工院校历经几十年发展形成鲜明办学特色和独特优势,在我国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已成为开展技工教育、职业技能、技能鉴定、竞赛集训、公共实训、就业服务等工作的综合性技工教育培训基地,是培养产业工人技术工人的重要阵地,呈现出以下特点:

坚持弘扬工匠精神,大力培养面向生产服务一线的中高级技能人才。

技工院校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学生养成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和劳动情怀。技工院校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培养输送生产服务一线技能人才为目标,结合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规划设置专业、组织实施教学、强化生产实习,逐步发展为产业技术工人的培养摇篮和成长基地。

坚持就业导向,着力强化校企合作。

技工院校传承企业办学基因,以校企合作为基本办学制度,长期坚持“校企双制、工学一体”,专业设置对接企业需求、教学内容对接职业标准、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通过校企共同招生招工、共商专业规划课程开发、共组师资队伍、共建实训基地,将企业典型工作任务转换为教学内容,将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融通合一,努力实现技能人才与企业用人无缝衔接,毕业生深受企业欢迎。

坚持全方位服务,系统开展技能人才培养培训、评价选拔、职业指导。

技工院校在开展学制教育的同时,注重发挥师资、实训等优势,设立企业培训服务站,积极面向企业职工、农民工等就业重点群体、贫困及脱贫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每年培训量近500万人次。坚持“双证”并重,为毕业生和培训学员提供职业技能鉴定和等级评价服务,支持帮助他们获得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提供全流程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

坚持突出重点群体,面向农村和城市新市民生源针对性赋能。

技工院校在校生85%以上来自农村户籍家庭,30%以上来自贫困家庭,绝大多数孩子由于传统学历教育升学无望,希望通过就读技工院校掌握一技之长,实现就业。技工院校帮助他们成长成才,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新时代产业工人,为农村家庭子女创造人生出彩的机会。

坚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就业率长期稳定在较高水平。

技工院校长期注重学生技能培养,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以培养生产服务一线技能人才为目标,毕业生就业率长期保持在97%以上,毕业生专业对口率、就业稳定性、工作薪酬均保持较高水平。

持续扩大技工院校招生规模是大力发展技工教育、缓解技能人才短缺、促进就业创业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截至2020年底,全国有技工院校2423所(其中技师学院496所),在校生395.5万人;当年招生160.1万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485.8万人次,就业率继续保持在97%以上,优质技工院校毕业生供不应求。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

我们到哪里去?

2021年,全国技工院校将招生工作与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等工作相结合,围绕区域重大产业、重点领域、特色经济发展,进一步强化技工院校培养特色,优化培养结构,做好专业更新,推进校企合作,全面提升技工院校学生(学员)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9月底,全国技工院校当年新招收学生154万人,体现了社会各界对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逐步认同,技工教育的吸引力不断增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