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如何学习数学的?传统教学大都是老师教方法、教公式,然后学生把老师示范的解题方法,重复又重复地操练至纯熟为止。然而,到自己当数学老师时,总会有学生对我要教的内容不明所以。我问过很多数学成绩好的老师和家长,问他们是怎样学会的呢?大都是答自然便懂,只要多练习便行。但是当老师这二十年,发现不少学生是怎么教都不懂,为什么?
曾经,我在书节举办数学工作坊,有一位小六学生在工作坊完结后也不愿离开,我问他喜欢我的数学课吗?他说喜欢,因为可以花整整一小时在思考一道数学题,而学校的数学课只是不断重复地操练,很无聊、很闷。
孩子喜欢思考多于操练,但如何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让孩子多思考?人会容易淹没在每天的日常中,而日常不是生活,而是大量繁复的工作,就连老师也没有思考的空间,那可以怎么办?
于是,我邀请有兴趣的朋友,一起思考,如何把体验教育,着重思考,让学生多讨论的教学模式实践出来。就这样,推出了「数学想想」的课余活动给学校的学生参加。第一堂课的内容,是由一位家长构思出来,课题是画圆和方。
在黑板上画了圆形和方形各一,问孩子是否知道圆形的特性?孩子的答案很直观,圆形就是圆形,有人答有一条曲线。这时候,孩子的答案都很简单,但就是答不出圆形的特性,只能说出一个模糊的大概。如果,老师很快便说出圆形的特性,孩子只能被动地接收,明白的很快便懂;不明白的,依旧是不明白,或许有人不明白还是会做到,但因为没有思考过,所以还是不明白。
这次我们不立即说出答案,而是要孩子想出来。我在圆形旁边画了一个椭圆,老师也问孩子为甚么汽车的车轮都是圆形?这么一个对比和提问,立即刺激了孩子的思考,开始答到重点了。
这样的数学课,作为学生的你,喜欢吗?这样的数学课,作为老师的你,会想这样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