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大学校园里参加培训,免不了和一些在校大学生打交道,大学生活还是非常纯粹,相较于我们“打工人”眼中的迷离,大学生们眼睛里都是对未来的向往。
薪酬问题一直是大家关心和关注的话题,通过和学弟学妹们的聊天,感觉有一点跑偏,但又说不出来是哪里出了问题,用他们的话说,现在“月薪过万”是最基本的标准。
甚至更有不少大学生嘟囔着,“五年之内如果没有年薪百万,那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本科毕业。”
我不知道这个观念是怎么普及的,可能是现在“炫富”的人太多,打开网站都是各大精英的成功案例,也可能是“网红”经济横行,大家觉得赚钱的时代已经来临,只要你有思想。
怎么说呢,我没有做到毕业就月薪过万,不代表其他大学生也做不到,事实上确实有一部分大学生确实可以做到毕业几年年薪百万。
不过我也是从一名应届毕业生,一步步走过来的,看着身边同学的心路历程,成功真的没有那么容易。
抛开观点正确与否,我们来讨论一下,为什么当代大学生会觉得社会平均工资很高?月入过万的时代真的来临了吗?
首先,我给大家分享两个概念,平均数和中位数。
可能现在的流量经济太过于发达,很多人就会断章取义,比如2020年存款数据出炉,大家就通过简单的加减乘除,得出人均存款应该有七万多。
我并不是说这样的算法有问题,事实上全国存款总量除以十四亿人口,人均存款有七万多,可是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没有把人均负债算进去。
如果加上每个人名下的房贷、车贷、信用卡欠款以及各种小贷,可能人均存款都是负数了。
因此,很多人会调侃,自己和马爸爸平均一下,就可以秒上福布斯富豪排行榜了。
话题回到收入的问题上,我们更应该了解的其实是中位数的概念,这个指标才更能代表大家的普遍水平。
中位数是把所有数值从高到低排列,我举个例子,有1000,2000,3000,9000,10000这几个数字,计算一下平均数是5000,而中位数是3000。
这就很好解释了,为什么北京地区最新的平均薪资是11623元,而中位数只有6900元。
以上都说明,平均数其实并不可取,因为我们现在薪资水平差距太大了,少数的高收入者遥遥领先,拉高了平均值,让大家误以为社会上的“打工人”都是高收入。
其次,月入过万的时代压根没有到来,只是雷声大、雨点小。
我们之所以经常在耳边听到某某某月入过万的声音,无非这么几个原因。
其一,谁都希望在别人面前展示出自己成功的一面,很少有人会承认自己的碌碌无为。
如果有朋友或者同学问你工资多少,前提是他不找你借钱的话,你会把自己收入说高一点还是说低一点?
答案肯定是多说一些,把自己的五险一金,各种福利都加上,可能每个月到手就是5K-6klK,但是你肯定会说月薪8K或者10K。
其二,话语权总是掌握在高收入人群手中,位高权重者,收入怎么可能低。
只有当我们的收入达到一定的高度,我们说的话才有人信服,没有人会邀请一个月薪三千的人来谈怎么多赚钱,同样的,在高收入人群的理念里,赚钱就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
所以,还未走入社会的大学生听到这些理论,很明显会想当然地认为,复制模式就能够赚得盆满钵满。
最后,看清现实不等于没有希望。
有些朋友读到了这里,多少有一些心灰意冷的感觉,本以为前途一片光明,未曾想谁都是路人甲,有一种被现实打败的挫败感。
其实这也不必,与其等进入社会以后,遭受现实的毒打,还不如早点认清现实,还能给自己充足的准备时间。
本来“心灵鸡汤”就该少喝,“毒鸡汤”就更得抵制,大学生拉低一些自己的心理预期,有助于我们在社会上立足。
有句话说得好,“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年轻人只要能吃苦,肯钻研,假以时日,何愁不能成为人上人。
我们这一代人,生在春风里,长在红旗下,现在就是最好的时代,虽然人人月入过万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我相信不会太远了。
感谢您的关注,希望对您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