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

红色文物中党的成长史

走进考场

全社会掀起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新风气,无论应届毕业生,还是上山下乡的知青,从他们开始,“知识改变命运”的时代号角,响彻神州大地的每个角落。青年们重新拾起久违的书本,全国各地的新华书店人头攒动,大家连夜排队抢购复习材料。有人白天繁重地工作,晚上熬夜复习;有人已经成家有了孩子,一边肩负着沉甸甸的生活压力,一边坚持读书。为了实现梦想而废寝忘食成了当年复习备考时许多人的共同记忆。

刘学红也有着自己的大学梦。1976年年底,她所在的生产队破天荒地获得了一个工农兵大学生的推荐名额,最终大队会计的女儿因为符合招生标准,被推荐上了北京大学低温物理系。刘学红在中学时就对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几乎每次考试都是100分,到北京大学物理系读书一直是她的梦想。好在这次她没有等多久,就从广播里听到了恢复高考的消息。高岭公社一共有11名知青,大家都报了名。当时报名点离公社很远,他们走了一天才到达。对于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刘学红格外珍惜,抓紧一切时间积极备考。在生产队里,她白天干农活儿,晚上挑灯夜战,时间不够用,就利用劳动的间歇复习,在距离考试只剩下15天的时候又特意请假回城做最后的冲刺。妈妈为了让她不受干扰,无奈将她反锁在屋里。找不到像样的复习资料,她就把中学课本重新翻出来,还想方设法地弄到了“文革”前的高中数学教材和高考历史试卷。在选择专业时,为了易于被录取,她放弃了曾经喜爱的物理专业,改报北京大学新闻专业。她觉得当记者也是一个符合自己天性、能够干出成绩的理想职业。

短短两个月的复习时间很快过去,决战时刻终于到来了。由于时间仓促,当年的高考由各省、市、自治区单独命题并组织考试,分文理两类,具体考试时间也由各地自行确定。1977年11月28日至12月25日,全国570多万名考生带着他们得之不易的准考证纷纷走进考场。因为十多年的积压,考生中很多人是夫妻、是师生,甚至是父子,年龄最大的已经37岁。由于考生人数大大超过预期,印刷试卷的纸张准备不足,中央便紧急调用《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印刷用纸来先行印刷考生试卷。刘学红参加的北京市高考作文题目是《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她从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写起,讲述了一年来自己在林业队与贫下中农一起开山造田、修建大型现代化果园的亲身经历,得到99分的高分,成为恢复高考后北京市首个文科状元,如愿被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录取。

广西人民出版社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