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进入大学才明白, 当初父母建议选省内大学的苦心, 还好自己听话

每年高考结束后,就是家长和学生们紧锣密鼓报名学校的时候,学校的选择决定着学生们未来的发展,都说“三分成绩,七分志愿”,足以见得,志愿的选择对学生的重要性。

这个时候学生们都会询问周围人的意见,像家里的父母长辈一般会告诉学生不要走太远,在省内读大学方便,以后就业也方便,家里可以有个照应。

可是同龄的哥哥姐姐们却建议去省外读书,借着上学的机会,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拓宽自己的眼界,同时还能培养自己的独立能力。

进入大学才明白当初父母建议选省内大学的苦心,还好自己听话

高考只有一次机会,报志愿同样只有一次机会,志愿的选择间接影响了学生以后人生的发展方向,所以家长与学生们在报志愿时都很谨慎。

在报考时学校的名气以及就读的专业自然是众多学子要考虑的因素,可是现在学校的地理位置也被学生们加进了选择志愿的因素中,一些学生相比于长途跋涉去外省的高校,更偏向选择省内的高校,而且家长们也更愿意学生留在自己身边,平时也能有个照应。

笔者邻居的孩子小林今年高考结束,在选择志愿的时候,她的父母建议留在省内,可是小林喜欢上海,她从小就向往去大城市闯闯,现在终于有机会走出去,自然是想圆自己的梦。

可是小林的父母却表示不同意,因为上海那边没什么亲戚,小林自己一个女生去上学又山高水远,若是有什么问题,父母不在身边,根本照顾不到她。

而且毕业后,上海人才济济,小林以后的就业将是很大的难题,不如留在省内,工作机会多,家里还能有个照应,相比于省外的种种,在省内实在是方便很多。

最终小林还是选择听从父母的建议,报考了省内的大学,上大学后,小林每周末都能回家吃饭,住在家里比寝室舒服多了,而且在天气骤变的时候,家里父母也能很及时地去学校为她添置衣服。

对此,小林的室友都表示十分羡慕,离家远的同学可就不像小林这么幸福了,每次回家抢车票都像打仗一样,而且大包小裹十分麻烦。

毕业后小林的优势更加明显,她在毕业后选择报考公务员且选择了省考,相对于国考的高难度与高竞争,小林在选择省考后经过自己的努力奋斗,一次就成功上岸了。

现在已经工作的小林,十分感谢父母当初在自己迷茫的时候指明正确的路,父母作为过来人,用他们的经验,为小林选择正确的方向,现在自己能找到稳定的工作,也是多亏了当初听了父母的建议。

选择省外和省内大学差别大,学生们要提前清楚

首先、学生们在报志愿时,省内与省外学校的分数线是有差别的,每个省市内的各大高校都会对本省内的考生有一定的关照,所以相对于报考外省,选择省内的学校分数线会相对低一些。

好比浙江大学,大家都知道的双一流高校,在浙江省内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是647分,而在河北省内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就提升至670分,足以见得高校对于省内省外考生的要求差距。

其次,学生在就业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别,因为很多学生到最后都会选择留在自己念书的城市发展,若是想考公务员,有的岗位会对学生户籍所在地有限制,所以省外的学生,在报考时就会受到限制。

就算不考公,在选择工作时竞争压力也会很大,学生自己在外地,家里没有办法帮上忙,对于没有社会经验的学生来说,开头真的会很难。

无论省内省外,学生报考学校还应该考虑哪些方面呢?

学生在选择志愿的时候,要综合考虑情况,不要脑门一热就想离开父母身边,若是外省经济更为发达一些,学生们自然是走出去更为划算,但若省外经济不如省内,学生们又何必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学生们还要注意南北方生活差异,有的北方学生一心向往南方的生活,而南方的学生一心向往北方的学校,结果到了学校后,根本适应不来这边的气候差异,生活习惯,真是得不偿失。

最后学生们在报志愿时要多注重专业的选择,不少的学生都是为了学校选择了冷门的专业,但是这种极为冷门的专业很有可能导致毕业即失业,所以学生们在选择志愿时要多多考虑。

笔者寄语:学生们在选择志愿时还是要根据自身情况而定,不要冲动报名,多听听家长、老师与朋友的建议,毕竟选择的大学与以后就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学生们要重视起来。

今日话题:你觉得选择省内的大学和省外的大学有什么差别吗?欢迎在下方留言。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