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很多预测天气的谚语,基本上是按天干地支排列,并且配合农历的时辰来预测来年的天气、气候和年景。
其中有一句谚语:不怕重阳十三雨,就怕立冬一日晴。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重阳节在农历9月9,应该是秋高气爽,天气晴朗的时候。如果农历九月九到农历九月十三下雨,说明来年的天气会有变化,但是这个变化并不可怕,最可怕的就是立冬那一天是晴天。如果这一天是晴天,来年会偏干旱,雨水减少。
古代粮食产量完全靠天,而对产量影响最大的就是旱灾。水灾可以部分防御,而旱灾完全无法防御,中国历史上的大饥荒,全都是旱灾引起。
那么这句谚语到底正不正确呢?从它的效果上来说应该是正确的,否则不会流传这么久。
但是我们如果说仅仅凭感觉说它正确的话,还不具备足够的说服力。关键的问题,要弄明白这句谚语到底是怎么来的。
一般会认为,天气谚语是古人对天气长期观测统计结果得到的结论。
▍中国古代对于天气的监测。
从秦朝以来,我国就形成了由地方官员定期向朝廷奏报降雨、降雪情况的制度。
东汉要求地方政府向中央上报,每年立春到立秋的降雨和干旱情况。
秦朝的地方政府每年会在农历的8月前上报当地的降雨、干旱的情况。因为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够估算降水和干旱对于农业收成的影响,对于朝廷来说才有直接的意义。
在宋朝的时候,已经可以用有刻度的铜盘来测量雨量。
到了明朝这个制度进一步精细化,要求地方政府按月上报降雨情况。
到了清朝康熙时期,已经出现了接近于现代化的雨量计。只不过当时的雨量计是用铜制,由朝廷下发给各地政府,甚至连周围的藩属国都有下发。韩国大邱市还保留着乾隆发下来的雨量计。
清朝的天气奏报制度更加精细化,各地设有钦天监,不仅记录每天的降雨、下雪等情况,还要记录起止时间,观测记录会被编辑成《晴雨录》定期奏报给朝廷。
然后,我们的祖先就根据这些长期的天气观测记录进行分析统计,写出了预报天气的谚语吗?那只是诸位把天气预测这件事情想的太简单了。
▍天气预报太难了。
我们看到这个谚语“不怕重阳十三雨,就怕立冬一日晴”,讲到了精确的日期,99重阳、立冬。
即使用现代化的精确记录,要把99重阳、立冬与第2年的干湿情况对应起来也会很困难。
因为这涉及到3个问题:1是连续的长时间精确观测记录;2是大数据的处理;3是算法。
为什么不是立秋、重阳节的组合?为什么不是重阳节、冬至的组合?
实际上凭古人的观测精度和观测方式,是没有办法得到这个结果的。
甲地下雨,乙地不一定下雨,但是甲地下的雨有可能会变成地表径流,流到乙地。而且,下3天的雨,降水量也不一定比下了5天少。
天有不测风云,天气、气候的变化本来就是带有极大的偶然性不确定因素,模糊的统计更加得不到结论。
即使在现代,也不可能直接测量降落在整个地区的雨量。
现代雨量站监测的是局部点降雨量,就是用一个量杯来接水,看一段时间内能够接到多少水。要统计一个地区的面雨量,需要在周围布置多个雨量站。
郑州720大暴雨,全市平均降水量449毫米,是由多个雨量站实测数据,再用特殊方法计算出来。
用于计算面雨量的方法,叫做泰森多边形法,要把整个降雨的地区划分成网格,用雨量站的降雨量乘以面积权重,才能计算出平均降雨量。
所以,按照中国古代天气记录,没有办法比较年降雨量多少。只有发生大旱灾、大水灾时,人们印象深刻,才能不用数据比较直接给出结论。
假定从秦朝一直到清朝,有几千年的精确的雨量观测记录,仍然没有办法通过计算机得到这个结果。
▍科学无法作出长期天气预报。
现代科学上关于长期的天气预报,依赖于数学模型以及巨型计算机的运算能力。
这其中数学模型主要是用流体动力学方法,把全球大气分成网格计算。
而且空气和水还不一样,空气属于三维可压缩流体,所以它的方程组比不可压缩流体要多。
这些方程组都是偏微分方程组,没有解析解,在计算机处理的时候要用差分法把微分方程化解为线性方程,然后用牛顿迭代法计算。
这个计算的结果是一个近似解,最终的运算结果取决于初始的边界条件、网格划分、迭代步长。
计算机是没有办法无限精确的,所以会有四舍五入,这些四舍五入带来的累计误差也会影响最终的结果。
而且随着时间的延长,误差会远远偏离真实情况。所以用计算机不可能做出精确的长期天气预报,甚至连大概的预报都做不出来。
为什么这些谚语都是古代的?就是因为计算机不会告诉我们立冬如果是1个大晴天,第2年的雨水会减少这样的结果。
象这样“不怕重阳十三雨,就怕立冬一日晴”的谚语,是中国古代元数学推演的结果。
▍中国古代元数学预测系统。
中国古代的数学有两部分,一部分是由初等代数组成的,另一部分是由术数组成的,这两部分合在一起就成了中国古代的元数学体系。
初等代数用来解决古人的日常生活问题,比如说测量体积、测量面积,解简单的方程等等;术数配合天干地支纪年预言未来。
西方数学属于符号数学,现代科学是以西方符号数学为基础建立的。
西方符号数学在明末、清初大规模传入了中国国内,当时国内数学家认为西方符号数学更先进一些。
符号数学有一个最大特点,可以完全脱离于客观实在,进行独立演化。
一个集合上定义了一个运算规则,并且运算结果仍然在这个集合中,这就可以构成一个群;群上再定义运算规则,就可以构成一个环,环上再定义运算规则可以构成域和空间。
现代数学就是用这种定义加定理的方式,构造了一个庞大的体系。
简单的说,现代数学就是完全自己和自己玩,所以数学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物理学,才能够给科学提供强大的工具。
中国古代元数学没有办法脱离实际,这是因为要把数字都定义上某种物理性质。
按照中国古代元数学,1和6代表水,2和7代表火,3和8代表木,4和9代表金,5和10代表土。
然后中国古代的元数学把这一套概念强加给现实世界,就可以用它来推演世界的运行变化。再配合时辰等因素,就得到了那一系列的天气谚语。
这一套推演法则有时候被称为术数。
术数系统之所以能够生存到今天,是因为确实能够预测某种东西,这套系统的计算结果是收敛的,具有某种逻辑自洽能力。
一个很有名的案例就是袁天罡、李淳风给武则天选墓,袁天罡在选好的位置放了一枚铜钱,李淳风放了一个钉子,而钉子正好穿到铜钱的孔里。
从现在的历史看过去,这个墓的位置非常显眼,也先后被黄巢、温涛和孙连仲挖过,但是确实安然无恙。
古人认为通过元数学可以推演世界未来的发展格局,不仅仅是天气变化。
所以谚语的合理性,取决于中国古代元数学是否具备合理性。
▍古代元数学的合理性与现代物理发现。
中国古代术数被人诟病的一个很大问题,就是强行给现实世界匹配虚拟属性,然后再拆分这些虚拟属性进行推演。
现在科学通常认为物质和物质的属性是不可分的。就比如说我们说一个人,而这个人的性别、体重、样貌和这个人是没办法分离的,所以这个世界上不存在一个没有体重的人。
如果客观世界可以彻底分解为符号组合,物质的属性可以和物质本身分离,那么中国古代的术数推演就具备了合理的前提。
但是现在最新的物理学发现,这种现象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实现的。
在微观世界,电子是没有大小的,它的体积是0,描述电子只有三个参数,就是电荷、质量以及自旋。
2012年,科学家在准粒子中分离了电子的自旋、电荷和轨道。
如果客观实在并不存在,如果我们这个世界的本质是虚拟的,是由符号、属性组成的,那么中国古代元数学很可能是对世界本质的描述。
所以,中国古代文化里保存着非常深刻的东西,古代谚语就是具体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