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教授解读: 普通学生不鼓励上名校, 原因太现实

每一个没有成功实现理想的家长,都希望通过孩子的努力,而实现青春的奋斗梦,上升一代人的阶层。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庭的梦想。

而在我国,要想轻松实现跃升梦,教育是最好的道路。

顺利通过中考升入重点高中,从重点高中毕业再升入名校,再找一份体面又高薪的工作,是最完美的方案。

由此,好好学习,努力十几年上名校成了所有家长的共识。

但网红教授陶勇却有他自己的观点,他认为:

一个普通家庭的普通孩子,并不鼓励去上985与211大学,也不鼓励去上重点高中,因为目标太遥远,这样会导致孩子学习太吃力,精神过于紧绷,压力又过于大,会导致孩子出现各种问题。学校里出问题的学生,通常都是这一类。

可见,该教授是通过心理方面来剖析原因的,这种建议还是值得提倡的。

在很多热播的电视剧中,就能够看到这种现象出现。一些剧中的原生家庭,通常条件都一般,都希望通过教育,让孩子获得知识。

即使不认真学习,也会被迫学习或者孩子本身早熟,有良好的学习态度。

但是由于家庭贫困,甚至是心理与学费的种种问题,最终让孩子出现心理问题,并做出一系列出格的举动,这让家长无法忍受,会变相的想要控制孩子的学习,这就会更加引起孩子的情绪反弹。

最终导致家庭关系不和谐,孩子也会因为报复心理,学习成绩也并没有提升。

上名校的压力,时时刻刻都存在,犹如一个巴掌始终摁在学生的脑袋上,这很现实的反应了当代学生的窘迫现状。

对于一个普通孩子来说,和一群获得良好教育的学霸竞争压力属实是很大。但对于教授的观点,我们应该首先定义的是,怎样才算是一个普通孩子。

在陶教授看来,普通是指智力一般。

但这个介绍多多少少有点不合适,因为现实中的学生,大多数智力情况都是相差无几。

即使是那些考上名校的学生,智力也并不会好多少,很多是通过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日以继日的努力才获得优异的学习成绩。

对于很差很笨的学生来讲,先天智力上的差距,完全可以通过日常的努力来进行弥补。

究竟哪些学生不适合以名校为目标呢?

第一、学习能力不足

很多学生智力其实很一般,学习方法上并不灵活,学习的方式过于死板,机械。在初中的学习,就是通过死记硬背与机械刷题,才记住对应的知识点。由此才能较好的完成一份难易适中的试卷,得以考上重点高中。

而高中对学习能力的要求愈发高了,努力是一定的,但光靠努力并没有太大的作用,很多时候也要靠天赋。很多学生掌握了优异的学习方法,更学会了自主学习,适应能力较强,学习效率大大提升。

学习是一个过程,它包括很多阶段,首先要学习,其次是记忆,然后是消化,最后是输出应用。

大多数通过死记硬背的学生,都处在前两个阶段,完全达不到高中学习内容的要求。没有经历消化这个过程,就是没有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将对应的内容变成自己掌握的东西,就更别谈灵活的输出知识了。

无法达到这些要求的学生,听一些较难的知识点的时候,就如听天书一样,就会逐步地落后。

第二、心理素质不足

学生是祖国的花朵,很多学生都是在家长与老师的鼓励下,逐渐得以成长,很多孩子从小都没有什么挫折,抗挫折能力很差,一直需要被人夸着哄着,才能够有动力前进。

这类学生往往对自我定位不清,更没有明确的目标,只是被人推着走。当成绩下滑时,也无法找出原因与解决办法。为了缓解自己的恐慌,只有付出加倍的时间,去按照之前的老方法进行学习。

成绩差的学生当然不用担心,因为他们早已对自己成绩差的现实习以为常。

这种现象大多发生在成绩中上游的学生,这一类学生在经历打击之后,会自责与愧疚,如果找不出原因,无法提升学习成绩,甚至会自暴自弃,严重的可能会抑郁,或者因为心理问题而退学。

第三、选择

如何选择学校一直是一个重大的课题,很多人会考虑得很长远。上好学校貌似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能上名校肯定不会看不入流的学校一眼。

今后,我国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本科教育与职业教育并行,这将为中国的家长提供更多的选择。想要继续深造,经过统招进入本科无疑是很好的选择。

想要学习一门应用性强的技术,职业教育也不失为一种好选择。在国家的推崇与扶持下,职业教育肯定会越来越吃香的。如何选择,还是要看家长与孩子如何制定人生规划!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