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如何快速入门写作? 零基础自学写作8条经验分享

其实我从大学开始就接触校公众号的推广工作,大学四年里,坚持每月向校公众号投过不少稿件,也有文章被发表。决定全职做自媒体是从今年9月开始的,这个大鱼号也是今年10月开通的。

一、写作的价值

1、写作是与自己对话的绝佳机会

那些说不出口的想法,那些没人诉说的话,我都可以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留给以后慢慢回忆。不用考虑辞藻是否华丽,也不用考虑逻辑是否严明。只要把当下自己的认知水平、感悟感受肆无忌惮地记录下来,近距离,与自己沟通,找到和自己对话的方式,就是写作最大的价值。

人生不过匆匆数年,我却在世俗的人际交往中渐渐迷失自己。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我大多没有主见,我过分在意家人的看法、在意老师的观点、在意同学的态度、在意领导的评价,甚至还会在意陌生人的指点。却唯独忘记问问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当写作渐渐变成习惯,我开始慢慢摸索着与自己对话,了解自己的短板在哪里,挖掘自己内心深处想要的是什么,然后对自己接下来的职业规划道路也日益明晰……

2、写作使我学会了独立思考

文字是有温度的,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每天把自己的点滴想法记录下来,把自己的困惑列举出来,把自己当下认知层次能想到的解决方案分享出来。感到自己越来越能跳脱个人思维的禁锢,渐渐学会用一种理性的态度和方式去分析问题,挖掘事物发展的底层逻辑。经过独立思考后的结论,必须首先说服我,我才会呈现在文章中。

在每一次写作构思的过程中,会让我发现很多事物的发展包含偶然性和必然性的双重作用。在对案例充分分析,用通俗易懂的文字描述出来的时候,我才具备看到一些偶然性的可能性,也会发现其中一些缘由导致的必然性。

一个人,如果不具备事物逻辑的分辨能力,很大概率会生活在一个混沌的世界。只有那些具有敏锐思维认知特质的人,才更容易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挖掘出社会发展的底层逻辑,就是这批人更容易发现“风口”,实现阶层跨越。通过写作,可以让我们记录下我们思考的全过程,在文字力量的加持下,在每一天的刻意练习中,更有可能去提升自己的思维认知能力,度过一个更有价值的人生。

3、写作是双向沟通的过程

很开心,通过在平台不到一个月的运营,收到了大家的不少留言和分享。

但是,写作最大的难点在于,你能不能在与万千读者的对话过程中,通过你文字的陈述,使自己的描述不被误解?这种能力的背后就是共情与同理心。主要取决于你能理解多少人,就能有多少读者。

我一直尝试提升自己这方面的能力,也请大家多多留言分享。

二、快速入门写作的方法

1、跨越心理这一关

零起步的时候,我们什么都不用想,文笔是否精湛?领域是否垂直?辞藻是否华丽?这些都不重要。

你必须先拿起笔,行动起来,才会慢慢找准适合自己的方向和领域。太多顾虑是没有用的,请记住,什么都不要去想,打开WORD文档,努力跨越你的心理,写作,就从第一行字开始,迈出第一步。

2、养成阅读的习惯

既然决定写作,每天就要花一定的时间阅读,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与时俱进,写出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字。在阅读的过程中,把那些对你有价值的素材记录下来,好的文章可以直接收藏,认真分析拆解,做好深入学习。

3、做好素材积累

“灵感”不是天天有的,是需要我们不断通过刻意练习寻找的,积累素材就是一个很好地获取灵感的方式。那些名人名言、新颖的举例论述、华美的辞藻……都可以成为我们积累的素材。

4、列举关键词

自媒体写作和校园作文不太一样,平台都是靠大数据分发推荐流量的,想要文章获取更多曝光,肯定要让系统能够识别出你的关键词,并且能关联的关键词越多越好。

5、准备5个以上的标题

我每每构思一篇文章之前,总会先思考清楚5个左右的标题,然后在这5个标题中挑选2个最佳的作为文章的标题。思考清楚题目,也更有利于你清晰文章书写的目的和价值。

6、建立写作框架

我很多时候写文章,会先根据文章主题列举框架,然后根据框架小标题填充内容。写作其实就像盖房子一样,好的标题和主题就是地基,框架就是钢筋混凝土,内容就是房屋装修和家具啦。

7、从身边的小事写起

很多新手自媒体人总觉得没有内容可以写,其实写作素材就来源于你的生活。你成长的经历、你工作中的趣事、你看书追剧的感悟……这些都可以写。拿我自己举个例子,我有6年的人力资源岗位经验,我就专注分享一些职场生存、面试技巧和为人处世相关的干货知识。

8、坚持规律更新

如果你从今天开始发表了你的第一篇文章,下次写作又跨越了十天半个月,或者心血来潮日更几篇以后,断更几个月,这样长期中断写作是很难有进步的,写作就像健身一样。

所以,如果你下定决心写作开始,一定要逼自己规律的更新,写不出来就多阅读找灵感,先养成写作习惯,才能通过不断刻意练习,越写越好!

在写作的道路上,认清楚写作的价值。让写作成为一种价值传播,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生命的修行。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